[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连接的双向受力蠕变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0084.4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红;张燕青;杨晓菲;王晓红;张燕玲;冯培;张荣荣;杨玉宁;许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郑园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连接 双向 受力蠕变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受力蠕变试验机。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中使用的结构胶,在长期承受重力作用(产生长期的剪切蠕变)的同时,会承受垂直于受力面的风荷载,因此需提供一种双向受力的蠕变试验装置,来模拟实际存在的密封胶双向受力状态。
采用专利CN201653826U中的蠕变装置,其试件的上、下片四角均有拉爪进行了固定,会产生规定力以外的附加力,影响密封胶正确的受力状态。例如,垂直方向没有荷载时,水平方向上施加的力会引起密封胶发生形变,由此产生分子链段运动来抵消水平方向的受力,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若垂直方向上施加一定的荷载,同时在水平方向上施力,在拉爪与试件接触处会根据摩擦系数不同,产生大小不一的摩擦力,抵消水平方向部分或全部横向力,导致水平方向上的剪切变形不是实际施加其上的力所产生的变形,从而反应不了实际的使用情况,达不到试验的目的。
同时,蠕变是在双向力的长期(约3个月)作用下,考察剪切方向上的形变。但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用电系统和设备本身都会存在各种问题,如停电或设备停机产生静止的现象,导致力不能持续或不能转变,若重新施加荷载,必存在位移回复不完全(有一定的永久变形)、再次反复拉伸的现象,影响蠕变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能同时准确控制试件经受水平和垂直两方向上的长期受力,并能精确测量横向剪切变形的一种机械连接的双向受力蠕变试验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连接的双向受力蠕变试验机,包括支撑立架和试件,以及依靠支撑立架和试件的横向加载系统和轴向加载系统,所述的试件包括由上不锈钢板和上玻璃基板固定组成的上基面、由下玻璃基板和下不锈钢板固定组成的下基面;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直接通过密封胶粘连;下不锈钢板正面的中心处固定有挂环,下不锈钢板一端设有孔洞。
支撑立架的横梁与试件的上不锈钢板的两端紧密接触,下基面悬空,并通过上压盘及支撑立架端部定位,使接触处不发生任何位移。
所述的横向加载系统包括悬空的下不锈钢板上设置的挂环,挂环通过钢丝连接托盘,并用砝码进行加载。
所述的轴向加载系统包括下不锈钢板上的孔洞,孔洞上连接有钢丝,钢丝绕过支撑立架立柱上的定滑轮与竖直方向载荷用的托盘连接,并用砝码进行加载。
不锈钢板上相对与孔洞的的另一端紧密接触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固定在支撑立架的立柱上。
挂环位于下不锈钢板的中心部位。
横向加载系统的荷载和轴向加载系统的荷载均靠重力进行加载。
支撑立架上同时设有至少两个试件。
支撑立架下安装有滑轮。
本发明在横向加载系统和轴向加载系统荷载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其他附加力,影响密封胶的移动,能更精准的对实际存在的受力形式进行表征。位移传感器其精度精确到0.001mm,可以精确测量密封胶在持续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形变及卸载后的永久形变。荷载均靠重力进行加载,在长期的试验时间内,不受供电、设备机械故障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能不间断的、持久的保持受力的方向和准确性。可以同时试验多个试件,保证了试件试验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其安装有滑轮,可以在受力状态下将测试装置移至各种环境下,考察其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影响下,密封胶的衰减情况及衰减后的蠕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机械连接的双向受力蠕变试验机,包括支撑立架7和试件,以及依靠支撑立架和试件的横向加载系统和轴向加载系统,支撑立架7下安装有滑轮6。所述的试件包括由上不锈钢板1和上玻璃基板2固定组成的上基面、由下玻璃基板2’和下不锈钢板1’固定组成的下基面;上玻璃基板2和下玻璃基板2’直接通过密封胶3粘连;下不锈钢板1’正面的中心处固定有挂环4,挂环4位于下不锈钢板1’的中心部位,以此来保证密封胶均衡受力,下不锈钢板一端设有孔洞5,孔洞5位于下不锈钢板1’端部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