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及安全性的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0000.7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向明;李建军;王莉;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测试 方法 安全性 判断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待测锂离子电池,对应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设定一参考电压值;
对该待测锂离子电池进行过充电,同时测量该待测锂离子电池在过充电过程中的实际电压值;
当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实际电压值首次下降时,记录该首次下降前该实际电压值的最大值;以及
将该首次下降前实际电压值的最大值与该参考电压值比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待测锂离子电池在该过充电时的实际电压值大于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截止电压为使该正极活性材料在充电过程中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充分进行的电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恒定电流对该待测锂离子电池进行过充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参考电压值通过以下步骤设定:
提供一参考锂离子电池,该参考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与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相同;
对该参考锂离子电池进行过充电,同时测量该参考锂离子电池在过充电过程中的实际电压值;
当该参考锂离子电池的实际电压值首次下降时,记录该首次下降前该实际电压值的最大值,该参考锂离子电池的该首次下降前实际电压值的最大值为该参考电压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参考锂离子电池进行过充电所采用的充电电流与对该待测锂离子电池进行过充电所采用的充电电流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为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尖晶石型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橄榄石型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表面具有包覆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包覆层的材料为磷酸铝。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判断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待测锂离子电池,对应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设定一参考电压值;
对该待测锂离子电池进行过充电,同时测量该待测锂离子电池在过充电过程中的实际电压值;
当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实际电压值首次下降时,记录该首次下降前该实际电压值的最大值;以及
将该首次下降前实际电压值的最大值与该参考电压值比较,从而判断该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不变时,该实际电压值越大,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越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0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