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8477.1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静脉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用医疗器械,具体属于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医疗中当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进行输液治疗时,为了减轻病患的痛苦同时又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而经常使用的医疗器件。现有的普通留置针主要由导管、导管座、针管和针座组成,导管座的旁侧连接有输液管。而现有的安全留置针,都将钢针的槽孔下方敲扁使针管变形处外径大于钢针直径卡住带孔的不锈钢卡片。当患者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将针管和针管外部的软导管一同穿刺进入患者静脉,然后夹持针座将针管拔出,而将软导管以及导管座留下供多次输液使用。然而针管拔出后带有患者的血液,暴露在外侧,由于普通留置针现有的针管组件中针管顶部没有任何保护装置,其锋利的针尖很容易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扎到医护人员、患者或者其他人,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会导致一些疾病的传染,不仅留下安全隐患,同时随意摆放,还会污染环境。而现有安全留置针的针管被敲扁后容易存在被折断的风险,造成新的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型留置针,该针尖安全保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人性化,使用方便,在不需要增加医护人员输液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对使用过的钢针进行保护,可以避免输液后钢针对人身的意外伤害,消除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保护环境,安全性能显著改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包括留置针导管组件、针管组件、注输液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留置针导管以及连接在留置针导管后面的导管座,所述针管组件包括槽口针管、针座,所述槽口钢针的前部设有侧槽孔,槽口钢针插设在导管和导管座内部,尾部设有露出于导管座的针座,所述导管座的后部与针座之间设有与导管座内壁配合的塑料接头,塑料接头内部设有带回勾的针尖防护不锈钢弹性片,槽口钢针穿过针尖防护不锈钢弹性片和塑料接头伸入导管内。
优选的,所述针尖防护不锈钢弹性片的上端设有内扩的回勾,下部设有挡片,挡片之间的空隙小于槽口针管的直径,当塑料接头内插设有槽口针管时,挡片被槽口针管撑出,此时针尖防护不锈钢弹性片的回勾紧密配合在槽口针管的外壁上,当槽口针管的针尖退至正好没入塑料接头中时,不锈钢弹性片的回勾正好被嵌入槽孔中,槽口针管继续退出时不锈钢弹性片的回勾勾住槽孔将塑料接头拉出导管座。
优选的,所述塑料接头包括钢针孔和弹性片固定座,若干针尖防护不锈钢弹性片均匀嵌在弹性片固定座中,所述塑料接头上端部外径与导管座的内径限位配合,上端部外径稍大于导管座的内径,当拉拔力大于限位配合力时,塑料接头与导管座被分离。
优选的,所述注输液接头组件包括止流夹、长导管、肝素帽、注输接头以及端帽,所述长导管接在导管座上,长导管上配有止流夹,注输接头上设有肝素帽,另一侧设有端帽。
优选的,所述导管座内设有金属楔、隔离塞。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在针柄前端增设了塑料接头,使钢针拔出时自动将前端危险的针尖包裹起来,避免了输液后带血的钢针对医护人员或其他人造成意外伤害,也减少了留在钢针尖端病毒传染的可能性,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本发明在塑料接头中设置了多个回勾,拔出过程中钢针在塑料接头中的任意位置,使得钢针无法推进和拔出,确保了输液的准确性。
3. 本发明采用槽孔勾住的锁扣方法,保持了槽口钢针原有的韧性和刚性。降低了钢针断裂的造成的医疗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塑料接头的剖视图;
图2为塑料接头的俯视图
图3为不锈钢弹性片使用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不锈钢弹性片使用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不锈钢弹性片使用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钢针拔出时不锈钢弹性片回勾勾住槽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不锈钢弹性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塑料接头与导管座限位配合示意图;
图9为安全型留置针的总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8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陶瓷复合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多孔质聚酰亚胺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