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纸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6491.8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长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7/00 | 分类号: | D21H27/00;D21H21/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62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纸,属于阻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纸一般是由植物纤维抄制而成。而植物纤维主要是失水的葡萄糖(C6H12O6)的缩合物,是易燃物。植物纤维的易燃性,决定了纸品的易燃性。但在许多情况下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比如家居墙面的装饰纸制品、填芯材料及需要阻燃的包装材料等。阻燃纸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指的是使用石棉纤维抄造、在火中不产生任何变化的纸。这类纸也多称之为防火纸。另一类指的是在纸浆中添加有阻燃性能的化学药品或者用阻燃剂处理植物纤维,使之获得阻燃性能的纸种。这类阻燃纸虽不燃烧,不出明火,但遇火会炭化,变黑变焦。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后一种。
我国阻燃纸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生产的阻燃纸主要存在下述不足:
1、阻燃剂添加量大:因为纸品的植物纤维强度不高,若阻燃剂添加量大于10%,那么将有损纸的质量,如出现外观差,发硬,易碎,柔韧性、撕裂强度大大降低。
2、使用了含卤阻燃剂:卤素化合物如氯化石蜡、四溴双酚A等阻燃效果良好,但其受热时释放卤化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由于阻燃剂本身的环境问题而被欧盟禁用。
3、阻燃剂返卤、吸潮:如硅酸钠、氯化镁、磷酸等用于阻燃时就会出现返卤、吸潮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阻燃纸,该阻燃纸中阻燃剂添加量少,且无卤素、不返卤、不吸潮,且阻燃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纸,其特征是,它是在原纸的表面单面喷涂阻燃液,所述阻燃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次磷酸铝8~10、氢氧化铝8~10、三氧化二锑8~10、白炭黑8~10、硬脂酸钙3~5、羧甲基纤维素钠1、水100。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阻燃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次磷酸铝9、氢氧化铝9、三氧化二锑9、白炭黑9、硬脂酸钙4、羧甲基纤维素钠1、水100。
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称取上述原料,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加水,配制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然后将次磷酸铝、氢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锑加入其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硬脂酸钙和白炭黑搅拌均匀得到阻燃液;将上述阻燃液在涂布机上涂布于原纸(定量:50-80g/m2)的单面上,阻燃剂单面涂布量为15-18g/m2,再经≤90℃烘干处理得到阻燃纸。
本发明以次磷酸铝为主阻燃剂,次磷酸铝高温分解生成磷化氢和磷酸氢铝,吸收热量;生成的磷化氢在高温下进一步分解成含磷的产物和水蒸气,可以稀释气体。同时磷化氢作为自由基捕获剂发挥作用,防止自由基转移到火焰区,起到阻燃的效果。次磷酸铝的良好阻燃效果可以起到短时间内快速阻燃的作用,但是加入量加大时会造成腐蚀及产生大量磷化氢气体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加入了完全无毒、无腐蚀的阻燃剂(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和白炭黑),起到有利的协同阻燃作用,硬脂酸钙和白炭黑可以起到分散和助流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环保的无卤阻燃剂,阻燃效果良好(续焰时间为0s,灼燃时间≤2s,平均碳化长度≤20mm),且不存在返卤、吸湿现象(吸潮率≤10%),是一种阻燃效果良好的阻燃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比(重量份):次磷酸铝9、氢氧化铝9、三氧化二锑9、白炭黑9、硬脂酸钙4、羧甲基纤维素钠1、水100。
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称取上述原料,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加水,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然后将次磷酸铝、氢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锑加入其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硬脂酸钙和白炭黑搅拌均匀得到阻燃液;将上述阻燃液在涂布机上涂布于原纸(定量:70g/m2)的单面上,阻燃剂单面涂布量为17g/m2,再经烘干处理得到阻燃纸。
实施例2
配比(重量份):次磷酸铝9、氢氧化铝10、三氧化二锑8、白炭黑8、硬脂酸钙5、羧甲基纤维素钠1、水100。
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称取上述原料,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加水,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然后将次磷酸铝、氢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锑加入其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硬脂酸钙和白炭黑搅拌均匀得到阻燃液;将上述阻燃液在涂布机上涂布于原纸(定量:70g/m2)的单面上,阻燃剂单面涂布量为15g/m2,再经烘干处理得到阻燃纸。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长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长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6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套锁紧式钢筋连接接头
- 下一篇:一种提高聚苯硫醚短纤维生产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