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中型多孔出水贴片式滴灌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5611.2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争光;董文楚;李泰来;杨琳;谭丹;刘静君;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多孔 出水 贴片式 滴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水灌溉器材,特别是一种集中型多孔出水贴片式滴灌带。
背景技术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滴灌作为节水灌溉技术中一种先进的高标准灌溉技术,已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推广使用。其中滴灌具有省水、节能、省工、增产、高效等显著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如小麦、棉花、水稻等农业作物以及果树、蔬菜、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中。滴灌带作为滴灌系统中经常使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灌溉效益,对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推广采用的滴灌带类型很多,有薄壁迷宫式滴灌带(专利200820019011.4)、边缝式毛细管稳流滴灌带(专利CN201938158U)、大间距滴灌带(专利CN201537546U)等。这些滴灌带主要是单孔出水,由于水分在土壤中点源入渗,水分在植物根系范围内分布不均匀,容易产生深层渗漏或地表径流等问题。其中薄壁迷宫式滴灌带的流道转角为90度,经过试验验证,固体颗粒容易在流道中的拐角处沉积而堵塞滴灌带,另外,滴灌带采用内外两层塑料加工而成,这对塑料性能和加工工艺有严格要求;边缝式毛细管稳流滴灌带采用直线形流道,消能效果不是很理想,导致孔口出水不均匀;大间距滴灌带其铺设长度增大,孔口出水在水平地面的运移半径比其它滴灌带要大,土质为壤土时容易出现地表径流,土质为沙土时容易出现深层渗漏,为了避免出现地表径流或者深层渗漏,只有缩小孔口出水流量,延长灌水时间,灌水效率却降低了,而且灌水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中型多孔出水贴片式滴灌带,它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出水口呈线状分布,水分在水平地面是以椭圆形状入渗,改变很多类型滴灌带的点源入渗,出水均匀,不易堵塞。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中型多孔出水贴片式滴灌带,包括毛管、薄片式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沿毛管内壁间距黏贴有一系列薄片式灌水器,所述的薄片式灌水器由一个消能流道段和一个薄片组成,消能流道段黏贴在毛管内壁,每段消能流道段包括有一系列的消能流道,薄片等距开设若干开口,该薄片置于消能流道段上面,黏贴有消能流道段且该消能流道段被薄片覆盖处的毛管管壁设有一切口,即形成线性的出水口。
而且,薄片覆盖的消能流道段两端是相通的,因此两侧均可进水,从管壁的出水口流出,每段设有消能流道段的毛管其管壁上均有多个等间距的出水口与流道相通,所述出水口即为等间距排列在消能流道段与管壁接触面上的线性切口。
而且,所述的切口长度为4~6mm。
而且,每段设有消能流道段的毛管其管壁上均有3~7个等间距的出水口。
而且,毛管中设有薄片式灌水器的一段为消能段,所述的一系列消能流道以消能段的两侧壁或与两侧壁平行的管壁为端点,转折往复布置。
而且,所述的消能流道的转角为45度或60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流道两侧进水,消能流道比其它类型滴灌带流道要窄,粗颗粒杂质不易进入流道,同时,进入到流道中的细颗粒状杂质在水流作用以及流道内水势压力差的作用下沿流道运移,不会沉积在流道内,另一方面进入流道里面的细颗粒随水流动时间比较短不易沉淀,从而避免了消能流道被杂质堵塞;
2、集中型多孔出水贴片式滴灌带的消能流道比常规流道要短,但是其转折往复布置的转角可以使水流产生紊动,使水流保持均匀的流速,具有很好的消能效果,经过经过Fluent软件模拟计算和试验实测数据分析,转角选用45度或60度一方面其消能效果较好,另一方面便于加工;
2、毛管壁与流道底部接触面上有3~7个等间距线性切口作为出水口,如果一个出水口堵塞,其它的可以继续出水。同时,水流从多个等间距的出水口流出,在水平地面上是以椭圆形状入渗,特别适合类似小麦的条播作物,避免了点源入渗的深层渗漏,提高了土壤中水分入渗的均匀性,根据不同作物需水量大小不同,线性切口的长度为4~6mm;
3、在壤土灌溉过程中,与常规滴灌带相比,集中型多孔出水贴片式滴灌带不会产生地表径流;在砂壤土灌溉过程中,与常规滴灌带相比,集中型多孔出水贴片式滴灌带不会产生深层渗漏,节省水量的同时,缩短了灌水时间,提高了灌水效率;
4、在消能流道上覆盖薄片,薄片上有一系列开口,一方面可以同时从多个进水口进水,还可以保证水流经过消能流道消能后从出水口流出,另一方面阻止固体颗粒直接堵住出水口,也可以防止昆虫等生物直接钻入滴灌带内。
附图说明
图1是集中型多孔出水贴片式滴灌带外形;
图2是本滴灌带A-A处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5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