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4898.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明;徐宝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县舒丽乐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8;D02G3/04;D02G3/12;D02G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8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组分 混纺 针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更准确地说是涉及一种银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服用纤维和织物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注重服装美观与舒适的同时,对服装的卫生性等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抗菌、防臭、健身、防病的功能型纺织品成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有较大需求的高档纺织品之一,它将在提高纺织品附加值和保护人类健康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市场上渉及的功能性抗菌、防臭内衣、内裤、袜子等床上用品面料大多数采用后整理加入抗菌剂获得抗菌效果,此类抗菌面料制成的服装,经过洗涤会逐渐丧失抗菌效果,即抗菌效能不能持久,无法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健康和功能性之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银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面料,具有高效持久性杀菌、除异味、穿着贴身、舒适等功能与特性,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银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面料,包括含有银纤维/竹纤维/麦饭石纤维混纺纱线、氨纶,所述银纤维/竹纤维/麦饭石纤维混纺的纱线与氨纶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单面纬编组织结构。
所述银纤维/竹纤维/麦饭石纤维三种纤维的混纺比例为:银纤维5%-15%、竹纤维30%-60%、麦饭石纤维30%-50%,
所述银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面料的纱线选用21S-40S银纤维/竹纤维/麦饭石纤维混纺纱线,
所述银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面料的纱线选用20D-40D氨纶,
所述银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面料克重量为120g/m2-200g/m2,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
由于构成织物的纤维选用全天然耐久性的银纤维与绿色天然的竹纤维和具有天然保健功能的麦饭石纤维混纺纱,上述纱线均具有特殊持久之功能,因此织成的织物不仅抗菌、抑菌、除异味、保健性能好、而且抗静电、防辐射、吸湿、透气、调节体温、耐洗涤、穿着贴身、柔软、舒适等功能与特性,可制成内衣、内裤、吊带衫、T恤等服装,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银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面料,包括含有银纤维/竹纤维/麦饭石纤维混纺纱线(1)、氨纶(2),
所述银纤维/竹纤维/麦饭石纤维混纺纱线(1)与氨纶(2)相互交织形成单面纬编组织结构,
其中,银纤维/竹纤维/麦饭石纤维三种纤维的混纺比例为:
银纤维5%-15%,竹纤维30%-60%,麦饭石纤维30%-50%,
银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面料的纱线选用21S-40S银纤维/竹纤维/麦饭石纤维混纺纱线和20D-40D氨纶,
所述面料克重量为120g/m2-200g/m2。
主要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混纺-针织织造-坯布检验-缩练-预定形、染色-还原清洗-成品定形,
经过上述几道后整理工序,具有抗菌、抑菌、除异味、保健性能好、抗静电、防辐射、吸湿、透气、调节体温、耐洗涤、穿着贴身、柔软、舒适等功能与特性的一款服用性最佳的高档抗菌、防辐射针织面料制造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县舒丽乐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县舒丽乐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4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