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箱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4630.3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西马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箱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发电机组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和重要。油箱总成多固定在大中型发电机组的底部,由于发电机组多是设置在拖车上,拖车根据工作需要将发电机组以及油箱总成运输至不同工作场所。当拖车在行走过程中受路面影响产生摇晃时,油箱总成也容易随之产生晃动,更严重的是,若一旦发生碰撞破裂,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避免油箱总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剧烈晃动或碰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箱总成,能够在拖车摇晃时确保油箱的稳定性,避免油箱产生剧烈晃动或碰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箱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梁、油箱底板、油箱盖板,所述油箱盖板上设有油口座、进油口以及吸油口,所述油箱还包括多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固定在所述油箱盖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通过支撑脚焊接固定在所述油箱盖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总成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油箱总成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油箱底板上且与所述支撑梁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契合。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总成还包括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总成还包括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所述进油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总成还包括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与所述回油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总成还包括接地螺母,所述接地螺母设置在所述油箱底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总成还包括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设置在所述油箱底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底板、油箱盖板以及支撑梁均由碳素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油箱总成结构中增设有多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固定在油箱盖板上,用来抑制拖车运动时来自路面的冲击。在拖车经过不平路面时,减震器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避免油箱因受到拖车的影响而做往复运动,因此,减震器可以有效抑制油箱做往复运动,确保拖车和油箱正常行驶,避免油箱剧烈晃动或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油箱总成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油箱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梁、101-加强筋、2-油箱底板、3-油箱盖板、4-支撑架、401-第一支撑架、402-第二支撑架、5-减震器、6-进油口、601-进油管、7-回油口、701-回油管、8-油口座、9-内螺纹管、10-接地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发明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照图1~2,本发明提供的油箱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梁1、油箱底板2以及油箱盖板3,所述油箱盖板3上设有油口座8、进油口6以及吸油口7。较佳的,所述油箱总成还包括多个减震器5,所述减震器5固定在油箱盖板3上。具体的,支撑梁1、油箱底板2和油箱盖板3组成油箱总成的主体,减震器5固定在油箱盖板2上,主要用来抑制拖车运动时来自路面的冲击。在拖车经过不平路面时,减震器5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避免油箱因受到拖车的影响而做往复运动,因此,减震器5可以有效抑制油箱做往复运动,确保拖车和油箱正常行驶,避免油箱剧烈晃动或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西马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西马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4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扎胎机
- 下一篇:电子器件、电缆连接构造和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