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甲基丙烯酰氧乙氧基三甲基硅烷/聚偏氟乙烯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4474.0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贾宏葛;马立群;王雅珍;郭潇野;宋佳枫;刘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70 | 分类号: | B01D71/70;B01D69/12;B01D67/00;B01D5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丙烯 酰氧乙氧基三 硅烷 聚偏氟 乙烯 复合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甲基丙烯酰氧乙氧基三甲基硅烷/聚偏氟乙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高分子型气体分离膜在气体的透过性和选择性方面相互制约关系的问题。
膜分离技术是世界上最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高新技术,因为它具有节能环保、效率高和使用简单特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化工、环保等许多领域,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催进了经济的发展。目前气体分离膜可分为高分子分离膜、无机分离膜、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三大类,但是现有高分子型气体分离膜气体的透过性和选择性方面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当膜的气体透过性好时选择性就会相对差些,当分离膜的选择性好的时候,气体的透过性就会受到影响。
为了克服现有高分子型气体分离膜在气体的透过性和选择性方面相互制约关系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新的聚甲基丙烯酰氧乙氧基三甲基硅烷/聚偏氟乙烯复合膜,提高了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和透过性。
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本体聚合制得聚合物,在玻璃上涂膜得到聚合物膜,具体工艺如下:将甲基丙烯酰氧乙氧基三甲基硅烷100份(摩尔数),偶氮二异丁腈0.5-1.5份(摩尔数)先后加入容器中,将装置放入40-60℃的油浴锅中反应3-10小时。再将制备的聚合物放在70-80℃的烘箱中约1-2小时,将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平铺在玻璃板上,等到聚合物粘性增加到能够可以控制流动性时,将所得的聚合物均匀的涂在聚偏氟乙烯微孔膜上。再将玻璃板放在55-75℃的烘箱中1-3小时左右,当聚合物在微孔膜上不再流动的时候,将其从玻璃板上揭下来,继续放在烘箱里,直到膜具有一定的强度。即得到聚甲基丙烯酰氧乙氧基三甲基硅烷/聚偏氟乙烯复合膜。
本发明专利有益效果是,制得的新型高分子气体分离膜在加热的条件下并不熔融,在溶剂中也就有足够的稳定性,很好的重复性,其CO2/CH4和N2/CO2分离系数均达到10以上,CO2/N2混合气体透过中CO2的渗透系数可达2.3 barrers以上, CO2/CH4混合气体透过中CO2的渗透系数可达4.3 barrers以上,在不降低选择性的同时该膜也具有相当大的气体透过量,可以满足CH4/CO2的分离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4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燃料化油器
- 下一篇:一种广域传感网络的域间数据交换方法及其实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