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废汽车拆解循环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4226.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肜豪峰;袁海涛;高愈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7/00 | 分类号: | B62D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废 汽车 拆解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废汽车拆解物资再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报废汽车拆解循环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汽车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加,废旧汽车数量也急剧上升,但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废汽车拆解方式粗放,机械化程度低,大多数企业靠手工拆解和手工气割,虽然少数企业配有专用拆解设备,但也只是简单的半自动剪切机,或配备清洗机、破碎机、及一些吊车、叉车等设备,根本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
2、资源利用率低,拆解的可再利用零部件少,其中钢铁和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较高,橡胶、塑料、玻璃等非金属回收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资源回收率高的报废汽车拆解循环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报废汽车拆解循环线,包括第一辊式输送机、第二辊式输送机,所述第一辊式输送机和第二辊式输送机的接料原点处分别设有第一输送载体和第四输送载体;
所述第一辊式输送机上自第一输送载体向后依次设有第一提升机构、第二提升机构、第三提升机构和第一翻转机构;
所述第二辊式输送机上自第四输送载体向后依次设有第四提升机构、第五提升机构、第六提升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
所述第一辊式输送机和第二辊式输送机之间自接料原点处向后依次设有第一换向提升机构、第二换向提升机构、第三换向提升机构和第四换向提升机构;
所述第一换向提升机构和第三换向提升机构上分别设有第二输送载体和第三输送载体。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废汽车拆解循环线,由于包括输送载体、辊式输送机、提升机构、翻转机构、换向提升机构等机构,运载报废汽车的输送载体由辊式输送机输送到拆解工位,由提升机构或翻转机构从输送载体上移出,离开输送线一定距离后,工人对其上的报废汽车进行拆解。在提升机构上进行废液回收、可利用部件拆除、不可利用部件拆除等工作,在翻转机构上进行车体底部零部件拆解等工作。在报废汽车从运输载体上移出后,输送载体再运载另一个报废汽车到运输线上其它拆解工位,工位上提升机构或翻转机构插起报废汽车离开输送线一定距离后,另一组工人对报废汽车进行拆解。本运输线没有拆解工位时,运载报废汽车的运输载体可由换向提升机构输送到另一输送线拆解工位,报废汽车由相应提升机构或翻转机构插离输送载体,并在其上拆解。自动化程度高、资源回收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废汽车拆解循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输送载体,2、第一辊式输送机,3、第二输送载体,4、第一换向提升机构,5、第一提升机构,6、第二提升机构,7、第二换向提升机构,8、第三换向提升机构,9、第三提升机构,10、第三输送载体,11、第一翻转机构,12、第四换向提升机构,13、第四输送载体,14、第二辊式输送机,15、第四提升机构,16、第五提升机构,17、第六提升机构,18、第二翻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报废汽车拆解循环线,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第一辊式输送机、第二辊式输送机,所述第一辊式输送机和第二辊式输送机的接料原点处分别设有第一输送载体和第四输送载体;
所述第一辊式输送机上自第一输送载体向后依次设有第一提升机构、第二提升机构、第三提升机构和第一翻转机构;
所述第二辊式输送机上自第四输送载体向后依次设有第四提升机构、第五提升机构、第六提升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
所述第一辊式输送机和第二辊式输送机之间自接料原点处向后依次设有第一换向提升机构、第二换向提升机构、第三换向提升机构和第四换向提升机构;
所述第一换向提升机构和第三换向提升机构上分别设有第二输送载体和第三输送载体。
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四提升机构为废液回收工位;
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和第五提升机构处为可利用零部件拆卸工位;
所述第三提升机构和第六提升机构处为不可利零用部件拆卸工位;
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处为变速箱和发动机拆解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4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电动缸
- 下一篇: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及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