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养殖蝇蛆、蚯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3947.5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5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养殖 蚯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饲养蝇蛆、蚯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活垃圾分类后所获得的大量生活厨余垃圾有待进一步高效转化,目前采用的堆肥法是处理这类垃圾最常用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每吨只能获得有机肥约0.3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渗透入土壤,废气污染大气,原料利用率很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采用生活厨余垃圾发酵后综合饲养蝇蛆和蚯蚓,转化为高蛋白饲料蝇蛆和蚯蚓并大量生产优质有机肥蚯蚓粪的资源化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活厨余垃圾经过下面的处理过程:
生活厨余垃圾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调节PH值为5-8,粉碎、抽滤、除水后获得残渣;
掺入30%-50%的动物粪便和/或秸秆粉;
放入蝇蛆培养皿中,摊成5至10厘米的厚度,加入苍蝇卵,保持室温30-35℃、湿度50-70%,蝇卵孵化成蝇蛆;
分离蛆后剩余残渣,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残渣中仅剩余纤维性物质;
将剩余纤维性残渣饲养蚯蚓。
优选的,上述处理过程中的动物粪便为干猪粪或干牛粪或干鸡鸭粪便。
优选的,上述处理过程中的秸秆粉为花生秸秆粉或玉米秸秆粉。
优选的,上述处理过程中还包括将蝇蛆成长后的成蛆、苍蝇经消毒后制成高蛋白饲料的步骤。
本发明探索了生活垃圾分类后所获得的大量生活厨余垃圾完全资源化,全部转化为高蛋白饲料蝇蛆和蚯蚓并大量生产优质有机肥蚯蚓粪的资源化方法,克服了生活厨余垃圾目前采用堆肥方法处理生活垃圾所产生的利用效率低、污染土壤和空气等问题,该方法提高了生活厨余垃圾资源化效率,将生活厨余垃圾全部转化为优质高蛋白饲料和有机肥,消除了土壤污染、降低大气污染,实现垃圾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1吨生活厨余垃圾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发酵后经粉碎、抽滤除水后获得的残渣掺入30%-50%的干猪粪,增强垃圾残渣的透气性,放入蝇蛆培养皿中,摊成5至10厘米的厚度,加入苍蝇卵,保持室温30-35℃、湿度50-70%,4-5天蝇卵孵化成蝇蛆并长成成蛆、成蝇,成蛆、苍蝇经消毒后制成高蛋白饲料,经分离成蛆后剩余残渣,重复利用,直至残渣中仅剩余纤维性物质,将剩余纤维性残渣收集后投放到蚯蚓饲养基地,最终将残渣全部转化成优质有机肥蚯蚓粪,并副产大量蚯蚓。
本方法生产无菌蝇蛆0.6吨,蚯蚓56公斤,苍蝇粉21公斤,干蛆壳2公斤,优质有机肥蚯蚓粪0.2吨,综合经济效益约1600元。原料利用率高,没有废水污染,废气污染也可降低50%以上,没有土壤污染。
实施例二
将1吨生活厨余垃圾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发酵后经粉碎、抽滤除水后获得的残渣掺入30%-50%的花生秸秆粉,放入蝇蛆培养皿中,摊成5至10厘米的厚度,加入苍蝇卵,保持室温30-35℃、湿度50-70%,4-5天蝇卵孵化成蝇蛆并长成成蛆,成蛆、苍蝇经消毒后制成高蛋白饲料,经分离成蛆后剩余残渣,重复利用,直至残渣中仅剩余纤维性物质,将剩余纤维性残渣收集后投放到蚯蚓饲养基地,最终将残渣全部转化成优质有机肥蚯蚓粪,并副产大量蚯蚓。
本方法生产无菌蝇蛆0.4吨,蚯蚓50公斤,苍蝇粉20公斤,干蛆壳2公斤,优质有机肥蚯蚓粪0.2吨,综合经济效益约1600元。原料利用率高,没有废水污染,废气污染也可降低50%以上,没有土壤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红,未经张玉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