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机上砧快换及旋转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3889.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川;刘永前;万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8 | 分类号: | B21J13/0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机 上砧快换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锁紧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金属自由锻造行业中的液压机上砧快换及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自由锻造行业中的自由锻造液压机中的动梁、上垫板和上砧连接使用,其中上砧使用频繁,易损坏,常更换。最传统的更换方法是采用人工换砧,更换一次上砧耗时很多,工作效率低。目前,在自由锻压机上最常用的是气动换砧方式,这种换砧方式是在上垫板左右两侧各装一个气动活塞缸,缸体装在上垫板内,由每个活塞杆与一根横梁俩接,横梁上装有插销,通过活塞杆带动横梁摆动从而带动两个插销运动来实现上砧座与上垫板的快速锁紧与松开,但是这种换砧装置仍然存在下述缺点和不足之处:
1、由于驱动装置是采用气缸,锁紧力小,在自由锻造过程中,易导致上砧与上垫板锁不紧,经常出现松动和离缝现象,影响锻造精度;
2、在上垫板左右两侧各用一个气动活塞缸通过横梁带动两个插销推进和拉出,而两个插销的锁紧力大小有差异,经常出现别劲现象,造成偏载,致使插销、横梁使用一段时间后折断,使用寿命短、资金投入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液压机上砧的更换装置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锁紧效果好,能够实现上砧旋转、更换的液压机上砧快换及旋转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机上砧快换及旋转装置,液压机的动梁通过上垫板与上砧连接,三者通过该上砧快换及旋转装置连接传动,该快换及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动梁内部中心位置的液压马达和放松缸,包括设置在上垫板内部中心位置的弹性件,还包括贯穿上垫板和上砧的T形杆;所述液压马达与旋转芯杆上端连接,该旋转芯杆的下端贯穿放松缸活塞和压盖与T形杆连接,T形杆下端的T形头与上砧内的T形槽相匹配。
旋转芯杆下端固接一与其垂直设置的插销,旋转芯杆通过该插销与T形杆固定连接。
压盖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为两个圆形槽,两圆形槽的内径和外径均不相同。
压盖上部的圆形槽内壁设有螺纹,且与放松缸活塞的下端旋接固定。
压盖的下部圆形槽的槽壁与设置在弹性件上方的垫板触接。
弹性件为碟形弹簧,该碟形弹簧套装在T形杆的外部。
T形杆的上部为微T形结构,垫板套装在该微T形结构的外部,且与该微T型结构的T形头的下表面触接。
用于放置T形杆的通孔为矩形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设计结构合理,且夹紧装置与旋转装置力学独立,可实现旋转功能。夹紧装置采用碟形弹簧,锁紧力大,锁紧可靠。装置结构紧凑,需要安装空间小,以及提高换砧工作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上砧1,T形杆2,碟形弹簧3,上垫板4,旋转芯杆5,放松缸6,液压马达7,动梁8,放松缸活塞9,压盖10,垫板11,插销12,T形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2,应用于自由锻造的液压机,它的动梁8通过上垫板4与上砧1连接,三者通过上砧快换及旋转装置连接传动。该快换及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动梁8内部中心位置的液压马达7和放松缸6,包括设置在上垫板4内部中心位置的弹性件,本实施例采用的弹性件为碟形弹簧3。还包括贯穿上垫板4和上砧1的T形杆2。液压马达7与旋转芯杆5上端连接,该旋转芯杆5的下端贯穿放松缸活塞9和压盖10与T形杆2活动连接,压盖1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为两个圆形槽,两圆形槽的内径和外径均不相同:压盖10上部的圆形槽内壁设有螺纹,且与放松缸活塞9的下端旋接固定;压盖10的下部圆形槽的槽壁与设置在碟形弹簧3上方的垫板11触接。碟形弹簧3套装在T形杆2的外部。旋转芯杆5下端固接一与其垂直设置的插销12,旋转芯杆5通过该插销12与T形杆2活动连接,该旋转芯杆与T形杆之间的垂直运动无关联,而二者的旋转运动通过插销联动。T形杆的上部为微T形结构,垫板套装在该微T形结构的外部,且与该微T型结构的T形头的下表面触接。T形杆2下端的T形头与上砧1内的T形槽13相匹配,该T形杆2下端的T形头置于T形槽13内,该T形槽为圆形槽体,放置T形杆2的通孔为矩形长孔,孔的长度与T形杆下端T形头的长度相匹配,孔的宽度与T形杆下端T形头的宽度相匹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基岛露出型多圈单芯片倒装封装结构
- 下一篇:含文氏管滤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