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庭冷暖水、气循环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3707.5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泽;李思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大泽;李思达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4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冷暖 循环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家庭冷暖水、气循环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供冷和供热己成为普遍需求。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需要分别设置冷源和热源才能满足供冷和供热需求,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氟利昂污染环境,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改进空调系统的结构,以解决现有空调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带来浪费能源、污染环境而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的问题,而提出家庭冷暖水、气循环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家庭冷暖水、气循环空调系统,包括水循环回路和气循环回路;所述的水循环回路由屋顶蓄水池、热交换进水管、地下换热管路、热交换出水管、水泵、室内壁管道和蓄水池进水管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屋顶蓄水池设有蓄水池进水口和蓄水池出水口;所述的气循环回路由热交换进气总管、地下换热水池、热交换出气总管、鼓风机和室内进气管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地下换热水池设有热交换进气口和热交换出气口;所述的室内进气管与室内进气口连接。
本发明的家庭冷暖水、气循环空调系统,夏季炎热时,将屋顶蓄水池中的水经热交换进水管接入地下换热管路中,热交换进水管中的水温较地下换热管路中的水温高,这使得水温下降,经过热交换后的水经热交换出水管在水泵的作用下接入室内壁管道,使得室内的温度下降,室内壁管道中的水与室内进行温度交换后经由蓄水池进水管流入屋顶蓄水池中;同时,将空气经热交换进气总管接入到地下换热水池中,热交换进气总管的气温较地下换热水池中的温度高,这使得气温下降,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经热交换出气总管在鼓风机的作用下接入室内进气管,从而使室内的温度降低。这样的结构设计,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和空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非常有利于人们的生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家庭冷暖水、气循环空调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家庭冷暖水、气循环空调系统,其中,包括由屋顶蓄水池1、热交换进水管4、地下换热管路5、热交换出水管8、水泵9、室内壁管道10和蓄水池进水管11依次连接构成的水循环回路和由热交换进气总管14、地下换热水池12、热交换出气总管16、鼓风机17和室内进气管依次连接构成的气循环回路;屋顶蓄水池1设有蓄水池进水口2和蓄水池出水口3;地下换热水池12设有热交换进气口13和热交换出气口15;室内进气管与室内进气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假设房屋的层高为3层,每层均设有室内进气口,分别为一楼室内进气口18、二楼室内进气口20和三楼室内进气口22,对应的室内进气管分为三路,即为一楼室内进气管19、二楼室内进气管21和三楼室内进气管23。
水循环回路的设置,充分利用了屋顶蓄水池1中的水温与地下换热管路5中的水温存在温差这一特点,通过热交换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同理,气循环回路的设置,充分利用了空气中的气温与地下换热水池12中的水温存在温差这一特点,通过热交换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其中,地下换热管路5在地下的位置比地下换热水池12的位置深,通常将地下换热管路5设置在地下65米以下,而将地下换热水池12设置在地面表层下即可。另外,地下换热管路5折叠设置多层,地下换热水池12中的管路也折叠设置多层,这样,管路中的水或空气才能够更好地与地下换热管路5或地下换热水池12中的水进行热交换。
另外,水泵9和鼓风机17的设置非常关键,水泵9为管路中的水提供动力,使得水循环回路能够正常工作,同理,鼓风机17为管路中的空气提供动力,使得气循环回路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室内壁管道10应该设置在室内墙壁的金属排管内,且需连续设置,这样,一方面,室内的温度才能够快速地降低或升高,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室内壁管道10损坏时,可以直接将其抽出即可进行更换操作,成本非常低。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可以将生活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接入到屋顶蓄水池1中,这样,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使得生活开支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大泽;李思达,未经李大泽;李思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凝固点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于输送四氯化钛的改进型液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