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3592.X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胜弘;森浩司;吉村义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85/30 | 分类号: | B65D85/30;B65D85/48;B65D8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状体 输送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保管玻璃板坯、液晶显示用和等离子显示用的玻璃基板等各种玻璃基板、面板、特别是在面板的一边具有用于形成挠性布线板的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收纳玻璃板坯、液晶显示用的玻璃基板等比较大型的玻璃基板、或者太阳能电池面板和触摸面板等面板以及其他耐冲击性较弱的板状体并输送该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通常使用由具有缓冲性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制的容器主体和盖体构成的容器,将上述板状体1张1张地插入到等间隔地并列设置在容器主体的彼此相对的侧壁内面的纵向槽内,以使上述板状体相互不接触的方式支承上述板状体成直立状态而将上述板状体收纳。
但是,在以往的利用侧壁内面的纵向槽使玻璃基板等板状体处于直立状态而将该板状体收纳的方式中,由于板状体自身的自重而导致弯曲变形、或者因板状体的重量集中到容器主体的底部而被容器主体的底部承载,导致容器底部压缩变形,有可能损失缓冲功能和冲击缓冲功能。
为了不发生该问题,如专利文献1~3所例示那样,出现了将玻璃基板等作为输送对象的板状体和防护用片材交替地层叠在容器主体内,以水平状态将板状体和防护用片材收纳,借助防护用片材用面承接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专利文献1~3)。在以水平状态收纳玻璃基板等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的情况下,被收纳的板状体的周缘部和角部容易受到输送时的振动和冲击的影响,该周缘部和角部由于与容器主体的底面和侧壁内表面接触而有可能产生损伤。因此,想了各种办法,例如,避免角部与侧壁的接触,使板状体的周缘与具有柔软性的抵接构件相抵接来支承板状体的周缘;减少玻璃基板的周缘与容器主体的侧壁内表面的接触等等。
另外,在作为输送对象的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用面板等板状体中,如图18、图19所例示那样,存在有在面板主体部b1的一边部连接设置有具有挠性布线板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情况,但对用于输送具有这样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面板等板状体B的输送用容器的设计还不充分。
即,连接设置在面板主体部b1的一边部的挠性布线板部b2是在挠性布线板的芯件的表面用挠性的连接部b4将设有金属导板、保护层而构成的布线基板部b3连接并附设于面板主体部b1而形成的,该挠性布线板部b2与面板主体部b1相比容易因振动、冲击破损且因弯折容易发生变形。而且,在挠性布线板部b2的布线基板部b3附设有电子零件,使得该挠性布线部b2的厚度t2通常比面板主体部b1的厚度t1大。因此,作为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B的输送用容器,为了保护上述挠性布线板部b2,需要对收纳状态进行研究,以便尽可能使负荷不施加于该挠性布线板部b2,但实情是在以往的输送用容器中未充分地考虑挠性布线板部的保护。
例如,在带有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的情况下,在用于收纳面板主体部的主收纳部的1边部形成有用于收纳挠性布线板部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在该挠性布线板收纳部中,需要设置凹部以避让开比面板主体部的厚度大的上述挠性布线板部的厚度。倘若如图20所示,若为了避让开挠性布线板部b2的、比上述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厚度大的那部分厚度,若在盖体103的顶部130的内表面形成凹部136,则顶部130成为薄壁,有可能因盖体103的变形而与挠性布线板部b2抵接,从而产生破损。虽说如此,但若增大顶部130的壁厚,则由容器主体101和盖体103构成的容器整体的厚度T2变大而不经济,也降低了使多个输送用容器呈堆叠状态来装载时的效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42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39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69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作为用于以平置状态收纳带有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并将该板状体输送的输送用容器,被收纳的板状体、特别是挠性布线板部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并且不需要过度地增大盖体的厚度,能够将容器整体的厚度控制得较低,特别是在落下实验中存在主体底角落下、底棱落下,要求达到规定的强度,因此这种输送用容器通过着眼于容器主体的底部的壁厚大于盖体的顶部的壁厚而利用容器主体的底部的壁厚来形成避让开挠性布线板部的壁厚的避让部来解决上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5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速度相关型阻尼器
- 下一篇:双组份熔喷自动混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