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部外烧高效石膏煅烧窑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2823.5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翠萍;孔令彰;董文亮;王鹏;李红梅;李永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建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1/028 | 分类号: | C04B11/028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徐淑芬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部 高效 石膏 煅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煅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部外烧高效石膏煅烧窑。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石膏粉常用的煅烧设备从设备的运行情况方面划分主要有两类:连续式煅烧设备和间歇式煅烧设备,从设备的传热形式上,可分为内烧设备和外烧式设备两类,从设备形式主要又可分为回转窑和炒锅两种形式。回转窑因其技术可靠、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因而成为石膏生产的主流设备。
回转窑设备应用于石膏煅烧领域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间歇外烧回转窑,(2)内烧回转窑,(3)内外混烧回转窑,(4)外烧式旋管窑。目前较先进的就属外烧式旋管窑,其热源烟气与煅烧物料不直接接触,物料在窑内的运行不受热风风量、风压的影响,内部循环管道又能保证物料的充分受热,从而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但其缺点是:热源设置在窑体的一端,热源烟气室与窑体的接触面积过小,无法充分利用筒体的热传导作用对物料进行加热,致使窑内循环管道换热压力增加,不得不采取增加设备长度,增大管道换热面的方法补偿换热的不足,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改变热源位置,加大热源布置空间,从而增加热源与窑体接触面积,提高热能利用率的中部外烧高效石膏煅烧窑。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部外烧高效石膏煅烧窑,包括依据入料先后分为头部入料段、中部煅烧段和尾部出料段的旋转窑窑体及设置在旋转窑窑体内部的中央烟气管道,其特征是:在旋转窑窑体的中部煅烧段外侧设置有可将其包覆其中的热源烟气室。
所述热源烟气室通过烟气管道及沿煅烧窑窑体内壁设置的循环管道与中央烟气管道连通。
所述中央烟气管道的端部安装有烟气排出箱。
所述热源烟气室设置在旋转窑窑体的两个支撑装置之间。
本发明通过改变热源位置,使旋转窑的中部外烧式高温给热段贯穿于热源烟气室内,从而大大提高了热烟气和旋转窑筒体的接触换热面积,提高热效率。同时换热后的烟气再通过中部外烧式高温给热段设置的烟气通道进入窑内部烟气循环管道和中央管道,保证物料从进料段直至出料段的充分受热,实现了一次性完成烘干、预热升温和煅烧的过程,具有换热效率高,尾气排放中的粉尘少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部外烧高效石膏煅烧窑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中部外烧高效石膏煅烧窑,包括旋转窑窑体、旋转窑窑体内的中央烟气管道5、旋转窑窑体内的扬料装置6、旋转窑下部传动装置13和支撑装置7。所述旋转窑窑体按照入料先后分为头部入料段1、中部煅烧段2和尾部出料段3,旋转窑窑体的头部入料段1处安装有进料机8,尾部出料段3安装有出料箱12。中央烟气管道5的设在头部入料段1的端部安装有烟气排出箱9,该烟气排出箱9伸出窑体将废气排出。在旋转窑窑体两支撑装置7之间、旋转窑中部煅烧段2外侧设置有可将其包覆其中的热源烟气室10,该热源烟气室10通过烟气管道11与沿旋转窑窑体内壁四周轴向均匀分布设置的循环管道4联接 ,循环管道4的另一端与中央管道连通。在旋转窑窑体的头、尾部安装了物料导向叶片、辅助换热叶片、圆环状档料板等,使物料在炉体内流动的过程中更充分换热,从而实现了同等规模产能下减小设备尺寸,降低了设备加工成本和运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建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建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