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钎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1988.0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6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五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B23K1/2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钎焊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工艺的方法,特指一种钎焊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一些铝件或者不锈钢件的复底厨房用具在进行焊接时,在满足基本焊接的前提下,只是简单的清洗,而后进行钎焊,而国内复底行业标准要求钎焊产品在干烧到200℃后,将干烧后的产品投入20℃的水中冷却,反复50次不变形不开裂者为合格,而欧盟对复底钎焊产品要求,产品干烧到400℃,将产品投入20℃的水中,做20次,钎焊复底不变形不开裂者为合格。而现有采用钎焊的复底厨房用具在质检过程中,极易出现产品变形或者开裂,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增加成本,同时,在无法满足国外市场标准时,则难以将产品推向国外市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技术操作难度较低,可有效的提高产品钎焊性能的钎焊工艺。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钎焊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有:
步骤一:对焊接物的焊接处进行清理的步骤;
步骤二:利用焊料将焊接物沿焊接处进行钎焊;
其中,上述清理的步骤包括有对焊接处进行喷砂或者打磨的处理,经喷砂或者打磨的处理后的焊接处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12.5。
作为优化,上述焊料由焊剂、钎料及水配比而成,上述焊剂、钎料及水之间的重量比为1.1~1.3:1:0.55~0.7。
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对焊接物进行喷砂或者打磨处理时,将焊接物上的焊接处的氧化物及其他杂质除去,露出焊接物的本体,而后将焊接面按照设定的粗糙度要求进行打磨,最后完成钎焊焊接;经反复试验所得,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产品,可在干烧到440℃后,将其投入20℃的水中冷却,钎焊复底不变形不开裂,完全超过欧盟对复底钎焊产品的要求;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打开国外市场,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保障了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钎焊工艺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钎焊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有:
步骤一:对焊接物的焊接处进行清理的步骤;
步骤二:利用焊料将焊接物沿焊接处进行钎焊;
其中,上述清理的步骤包括有对焊接处进行喷砂或者打磨的处理,经喷砂或者打磨的处理后的焊接处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12.5。
上述清理的步骤主要是将焊接处的一些氧化物及其他的杂质进行清理,使之能够露出焊接物本体,以提高焊接效果;在此之后,将裸露出来的焊接物本体进行打磨,使其焊接面的粗糙度值符合预定的值,本实施例焊接处的表面粗糙度为Ra6.5,上述焊料由焊剂、钎料及水配比而成,上述焊剂、钎料及水之间的重量比为1.2:1:0.6,将配比好的焊料涂抹在粗糙度为Ra6.5的焊接处表面,再进行钎焊焊接,可有效的提高钎焊焊接的强度。
上述焊接物通过高频焊头进行钎焊焊接,依据焊接物不同的尺寸调节高频焊头的功率。
于此同时,对于不同尺寸产品,则需要调整高频焊头的功率,而同行业则长期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即,在焊接时,将高频焊头的功率调整至最大,并以此来进行焊接。而经过试验表明,根据不同的尺寸的产品,调整不同的高频焊头功率进行焊接,可大幅提高焊接的强度。
如下显示:
焊接物尺寸为24cm-26cm,调整高频焊头的电源接点NO.1.4AND2.3高频焊头的功率70KW左右;
焊接物尺寸为28cm-34cm,调整高频焊头的电源接点NO.1.5AND2.4高频焊头的功率75KW左右;
焊接物尺寸为36cm-40cm,调整高频焊头的电源接点NO.1.6AND2.5高频焊头的功率80KW左右;
焊接物尺寸为34cm-36cm,调整高频焊头的电源接点NO.1.4AND2.3高频焊头的功率70KW左右;
焊接物尺寸为38cm-44cm,调整高频焊头的电源接点NO.1.5AND2.4高频焊头的功率75KW左右;
焊接物尺寸为46cm-54cm,调整高频焊头的电源接点NO.1.6AND2.5高频焊头的功率85KW左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五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五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1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