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轮式流体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1385.0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韩炯洙;加藤平三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炯洙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张元俊 |
地址: | 韩国首尔特别市江南区***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 流体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出装置,尤其涉及利用包含单一的驱动部及两个凸轮部的单一的凸轮机构来正确实现活塞(Plunger)的旋转及往复移动,从而可无泄漏地排出定量的流体,能够简单调节排出量的凸轮式流体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在电子部件产业中,开发和使用着用于以设定的量排出如LED的功能性发光体、超微粒焊膏(Cream solder)、粘接剂等流体的装置。
图1示出了作为该种流体排出装置中的一个的活塞式流体排出装置的一般结构。
活塞式流体排出装置包括:机壳1;配设在机壳1内部的汽缸2;在汽缸2的内部做上下往复运动及旋转运动的活塞4;以及安装在汽缸2下端的喷嘴机构5。
根据未图示的驱动部,活塞4从下死点上升,此时形成在汽缸2一侧的流路的吸入口2-1与形成在活塞4的凹口部(Notch)4-1相对应而流体流入到吸入口2-1。
直至活塞4到达上死点为止,活塞4旋转,从而其凹口部4-1不再与汽缸2的吸入口2-1相对应,由此流体不再流入汽缸2的流路内部。此时,汽缸2流路的排出口2-2也不会与活塞4的凹口部4-1相对应(即,完成流体的流入)。
之后,根据活塞4的旋转,活塞4的凹口部4-1与汽缸2流路的排出口2-2相对应(图1的状态),随着活塞4的下降,汽缸2流路内的流体被活塞4挤压而通过排出口2-2经由安装在汽缸2下端的喷嘴组装体5开始排出。直至活塞4达到下死点为止,持续排出流体。此时,活塞4的凹口部4-1与汽缸2的吸入口2-1保持不对应的状态。
当活塞达到下死点时,结束流体的排出,活塞4的凹口部4-1与汽缸2的排出口2-2不相对应。之后,执行活塞4的上升及旋转,借此反复执行如上描述的流体的流入及排出。
该种活塞式流体排出装置的特点是不以构成要素包含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阀门。因为不具有阀门,所以能够消除阀门所致的变动因素,从而能够以理想的状态移送及排出流体。
并且,具有图1所示结构的活塞式流体排出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设置可能会使各种流体发生变质的泵。
但是,在活塞式流体排出装置中,由于活塞执行连续的旋转,因此需要瞬间完成对吸入和排出的结束。在此状态下,位于汽缸流路内部的流体可能会通过吸入口和排出口泄漏。尤其,为了增加排出量而以高压排出流体时,不能忽视这样的流体泄漏量。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人们使用着利用两个驱动部来旋转及往复移动活塞的结构,但是该种结构由于利用了两个驱动部,所以在装置的内部不易对构成要素进行空间配置,而且还增加了制造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包含单一的驱动部及两个凸轮部的单一的凸轮机构来正确实现活塞的旋转及往复移动,从而能够无泄漏地排出定量的流体的凸轮式流体排出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为可调节活塞的上下移动量,从而能够简单调节流体的排出量的凸轮式排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凸轮式流体排出装置包括:凸轮机构,包含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壳的旋转轴以及可与旋转轴一同旋转的第一凸轮部和第二凸轮部;上下往复驱动部,配设在凸轮机构的一侧,通过与第一凸轮部联动而能够上下转动;活塞部,根据上下往复驱动部的转动而能够上下移动,根据凸轮机构的第二凸轮部而能够旋转;喷嘴单元,配设在活塞部的下部,根据活塞部的上下移动来完成流体的流入及排出,根据活塞部的旋转运动来开闭流体的流入口及排出口。
用于构成凸轮机构的第一凸轮部可以包含配设在旋转轴的圆筒形的主体;形成在主体的外周面上的单一的凹槽。凹槽包含:上死点和下死点,分别形成在与经过主体的端面之中心的直径的两终端相对应的区域上;以及两个曲线部,分别用于连接上死点和下死点。上下往复驱动部包含容置在凹槽内的辊子,从而根据第一凸轮部的旋转,上下往复驱动部反复执行向下转动和向上转动。
上下往复驱动部可以包含:链接部件,以中心轴为中心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壳,并安装有容置在第一凸轮部的凹槽内的辊子;平板,第一终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壳,第二终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链接部件。基于该种结构,根据凸轮机构的第一凸轮部的旋转,链接部件以中心轴为中心转动,平板根据链接部件的转动以第二终端部为中心转动而使得活塞部上下移动。
链接部件可以包括: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分别根据安装在侧面的中心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机壳;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以及延伸件,从连接件的前端延伸,在侧面安装有辊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炯洙,未经韩炯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1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柠檬绿豆汁饮料
- 下一篇:一种组合定子绕组拆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