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电解用上部导气及集气型阳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1192.5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贺松;田应甫;韦隆和;张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C25C3/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用上 部导气 集气型 阳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及时排出阳极下生成气体的铝电解用上部导气及集气型阳极结构。
背景技术
铝电解槽阳极底掌下有气体生成,这些气体聚齐在阳极底掌下形成一定厚度的气泡层,会增加极距区电解质层的电阻率和阳极过电压,如果能将气泡及时排出阳极底掌,使气泡层减薄,可降低极距区电解质层的电阻率和阳极过电压,进而实现铝电解槽的节能降耗。国内外对新型阳极排气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阳极开槽的研究,有人[1-2]研究了焙沟槽阳极在300kA系列中的试验与应用,国内外[3-7]研究了开槽阳极的制作、开槽方式、在铝电解槽中的应用,从应用效果来看,可以降低50mV槽电压,可见节能效果一般,主要是因为开槽的顶部仍然聚集了大量的气泡,不能及时逸出电解质,势必增大阳极底掌下气体排出的阻力,影响排气效果。因此有人[8-9]利用在阳极中穿孔的方式进行排气研究,但没有指明穿孔具体的位置和尺寸,并没有在工业中开展试验。田应甫[10]等人确定了穿孔的位置和尺寸,并在工业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试验中出现了穿孔中电解质结壳并堵塞排气孔的现象,因此需要研究出更好的排气结构。
参考文献
[1]张瑞生,马淑珍.预焙沟槽阳极在300kA铝电解槽上的试验与应用.有色冶金节能.2009,24(2):17-19。
[2]任必军,王兆文,石忠宁,班允刚,邱竹贤.大型铝电解槽阳极开槽试验的研究.矿冶工程.2007,27(3):61-63。
[3]焦庆国,史志荣.开槽阳极在铝电解槽上的应用与研究.铝镁通讯.2009,(3):12-14。
[4]石良生.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开槽问题.中国有色金属.2008,(19):72-73。
[5]谢斌兰.开槽阳极的使用及制造.中国有色冶金.2008,(5):79-82。
[6]夏尚斌.浅谈开槽阳极对铝电解生产的几点影响.铝镁通讯.2010,(2):17-19。
[7]Meier Markus W,Perruchoud RC,Fischer W K.Produ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lotted anodes.Light Metals.2007,277-82。
[8]秦晓明.铝电解用带排气孔阳极.CN101348923.2009-01-21。
[9]高德金,高伟.一种带排气孔的铝电解槽用阳极碳块.CN201031260.2008-03-05。
[10]田应甫,汪航.铝电解用穿孔阳极.CN201598340U.2010-10-0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气体逸出,提高排气效果的铝电解用上部导气及集气型阳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铝电解用上部导气及集气型阳极结构,包括阳极炭块和设在阳极炭块上的多条阳极穿孔,在所述的阳极炭块的上部设有至少一条导气沟槽及盖住所述的导气沟槽的导气沟槽盖板,多条所述的阳极穿孔与所述的导气沟槽连通,所述的导气沟槽连接有排气管。
所述的排气管安置在所述的导气沟槽盖板上与所述的导气沟槽连通。
所述的导气沟槽为二条。
所述的阳极炭块的上部设有盖住所述的导气沟槽盖板和所述的导气沟槽的结壳保温层。
所述的导气沟槽的长、宽、深分别为1065~1070mm、40~45mm和30~40mm。
所述的阳极穿孔的直径为2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1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