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元物理量数学模型的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0175.X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章;李兴华;王凯;倪云峰;陈宇铮;范聪玲;吴荣杰;杨帆;宦若红;赵小敏;毛科技;雷艳静;任佳萍;丁舒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元 物理量 数学模型 输电 线路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元物理量数学模型的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温湿度传感器、风力传感器获取当前时刻的温湿度及风力气象参数;
(2)分别判断当前各气象数据是否满足覆冰条件,即:温度-8~0℃,湿度90%RH以上,风速2~7m/s,若满足条件则转到(3),否则进入下一次采样周期,即返回到(1);
(3)通过张力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值与初始值做比较,若说明导线有覆冰,转到步骤(4),否则返回到(1);
(4)通过地面终端获取当前环境气压值,计算覆冰厚度b,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覆冰厚度Δr表示为:
其中,V是风速(m/s),W是空气中的液态水含量(g/m3),t是降雨时间(s);P是降雨强度(mm/h),ρ0是水的密度(g/cm3),t是降雨时间(s);
W=aPb,其中a,b是常数,将降雨强度P与湿度转换,P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q为比湿,p为气压(MPa),ρ为液态水密度(g/cm3),g为重力加速度(m/s2),为地面气压(MPa);
比湿q根据水汽压e(hPa)计算出来,它和水汽压的关系为:
式中,μv,μd分别为水汽和干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采用湿度传感器得到的湿度值是一个相对湿度,其表达式为:
其中,E为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hPa);;
结合公式(7)-(10),得到单位覆冰厚度Δr关于时间t、温度T、风速V和气压p的表达式:
Δr=f(t,T,V,p) (11);
将公式(11)转化为微分形式,两边积分可得到公式(13);
(5)通过覆冰厚度和温湿度计算任意时刻ti导线的综合比载g5,计算公式为:
其中,g4为水平比载,g3为垂直比载;
其中,g1为导线比载,g2为覆冰比载,g为重力加速度,q为单位长度质量(kg/m),ρ是覆冰的密度(g/cm3),r0为导线的半径(mm),A为导线横截面积(mm2);
其中,Kz是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α是风速不均匀系数,C是风载体型系数;
(6)通过综合比载g5得到电力线档距端点处的轴向应力σx,令σx=σmax,计算断裂剩余时间t,并发出预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1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护栏扶手
- 下一篇:汽车轮胎防爆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