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交换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8761.0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今井贡;桥本和明;杉原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27/03 | 分类号: | C03B27/03;C03C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吴宗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交换 玻璃制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交换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磁盘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所述离子交换玻璃制品可优选应用于硬盘驱动器(HDD)等磁盘装置上所装载的磁盘用玻璃基板、或使用强化玻璃的配线基板、安装基板等要求高强度的玻璃制品。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玻璃制品的强度,通常进行物理强化处理和/或化学强化处理。其中,所谓化学强化处理是指:通过使熔融的化学强化盐与玻璃制品相接触,使化学强化盐中的离子半径相对较大的碱金属元素与玻璃中的离子半径相对较小的碱金属元素进行离子交换,使玻璃制品表面产生压缩应力的处理。例如在玻璃中存在Li、Na、K等碱金属的情况下,通过与具有更大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相置换(对于玻璃中的Li,与离子半径更大的Na、K进行置换,对于玻璃中的Na,与离子半径更大的K进行置换),在玻璃表面层形成压缩应力,可提高玻璃制品的强度,提高耐冲击性。
可是,目前已知,如果进行这样的化学强化处理,会产生从玻璃中溶出的例如Li离子蓄积在熔盐中,导致熔盐中的Li离子浓度逐渐升高,从而使离子交换难以进行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使用KNO3、K2SO4、KCl的混合熔盐对钠钙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时,通过向该混合熔盐中添加作为富K+离子的锂蒙脱石已知的特殊的粘土粒子,可将从钠钙玻璃中析出的Na+离子在混合熔盐中的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另外,在该专利文献1中,除上述锂蒙脱石以外,作为再生强化处理液的物质,可例示膨润土或蒙脱土等粘土或粘土矿物、和/或硅酸盐、硼酸盐、玻璃质及非玻璃质的铝硅酸盐、可固定质子和/或碱金属离子的固体胶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6-391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未公开用于再生强化处理液的机制,根据所使用的玻璃的种类或熔盐的种类不同,包含再生不充分、或无法使用的物质。另外,根据所使用的玻璃制品的用途不同,还存在由于无法满足用途所要求的强度以外的特性等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作为实施了化学强化处理的玻璃制品,例如可举出:HDD等磁盘装置上装载的磁盘用玻璃基板或使用了强化玻璃的配线基板、安装基板等。
其中,磁盘用玻璃基板除了要求高的强度和耐冲击性以外,其主表面要求超平滑的表面性和洁净性。具体来说,例如要求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时的玻璃基板主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5nm以下,为了不引起磁头碰撞,要求在主表面不存在附着物,与以往相比,要求显著平滑且清洁的表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应用如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那样的化学强化处理液的再生方法,也有可能使得粘土等再生物质附着在玻璃基板表面上,在随后的洗涤处理中无法除去,从而无法用作磁盘用玻璃基板。另外,即使在添加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再生物质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使得由化学强化引起的内径不均匀性和强度不均匀性加大,存在难以得到特性稳定的强化玻璃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以往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交换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其在化学强化处理中可较长地保持熔盐的寿命,可得到特性稳定的强化玻璃制品。本发明特别提供一种适用于HDD等磁盘装置上装载的磁盘用玻璃基板的离子交换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具有以下技术方案的发明可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方案。
(方案1)
一种离子交换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所述离子交换通过使含有Li的组成的玻璃制品与含有离子半径大于该Li的碱金属元素的熔盐熔融液相接触,将所述玻璃制品中的Li与所述熔盐熔融液中的碱金属进行离子交换,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