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25647.2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5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苏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双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5/00 | 分类号: | B24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以产品6为例,参见图2,包括外层61、内层62,内层62开设内孔63,作为使材料成型的接触点和直接着力点,内层61非常坚硬,价格昂贵,然其韧性较差,故在其外包覆韧性较强的外层61,可以防止内层61被撑裂。
当产品6大致成型之后,其中三处的加工较为重要:
其一、需要将外截面加工平整,且外截面需要保持与其中心轴线垂直;
其二、内孔63内侧需要倒角,在整个圆周上,倒角需要一致;
其三、外层61外侧需要倒角,在整个圆周上,倒角同样需要一致。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对外截面的微加工、对内孔63内侧进行倒角、对外层61外侧进行倒角都是采用打磨的方式成型。
现有技术中,鉴于外层61和内层62硬度不一,加工外截面时,一般分开加工,最终使产品6的外截面中,外层61外截面和内层62外截面难以加工平整,另外,在加工过程中,内孔63内侧的倒角和外层61外侧的倒角很难做到倒角的角度一致,即使一些熟练的操作人员可以做到,也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打磨设备,可以对产品的外圆和内孔进行更精细地倒角,可以将产品的外截面打磨得更加平整和垂直于中心轴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出一种打磨设备,包括固定部,包括第一动力装置、固定产品的工装,第一动力装置转动连接工装;
加工部,包括第二动力装置、打磨刀具,第二动力装置转动连接打磨刀具;
固定工装的产品与打磨刀具之间的远近和角度可调。
包括底座、滑动连接底座的衔接部,加工部转动连接衔接部。
固定部滑动连接底座。
包括底座、滑动连接底座的衔接部,固定部转动连接衔接部。
加工部滑动连接底座。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通过打磨的方式给产品的内孔内侧进行倒角时,在圆周上得到的倒角更加一致;在通过打磨的方式给产品的外圆外侧进行倒角时,在圆周上得到的倒角更加一致;在对产品的外截面进行打磨时,可以保证产品的外截面的平整度,且可以保证该外截面与产品中心轴线垂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待加工产品的剖视图:
其中:1、底座;2、第二动力装置;3、第一动力装置;4、工装;5、打磨刀具;6、产品;61、外层;62、内层;63、内孔;7、衔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提出一种打磨设备,包括固定部,包括第一动力装置3、固定产品6的工装4,第一动力装置3转动连接工装4;加工部,包括第二动力装置2、打磨刀具5,第二动力装置2转动连接打磨刀具5;固定工装4的产品6与打磨刀具5之间的远近和角度可调。包括底座1、滑动连接底座1的衔接部7,加工部转动连接衔接部7。固定部滑动连接底座1。
实施例2
提出一种打磨设备,包括固定部,包括第一动力装置3、固定产品6的工装4,第一动力装置3转动连接工装4;加工部,包括第二动力装置2、打磨刀具5,第二动力装置2转动连接打磨刀具5;固定工装4的产品6与打磨刀具5之间的远近和角度可调。包括底座1、滑动连接底座1的衔接部7,固定部转动连接衔接部7。加工部滑动连接底座1。
通过使固定部与加工部靠近,使得固定在工装4上的产品6与打磨刀具5呈一定角度,此时,第一动力装置3、第二动力装置2同时工作,在打磨刀具5与产品6之间的相对运动过程中,即可以完成对产品6的加工。
在对产品6的外截面进行加工时,打磨刀具5可以同时对产品6的外截面进行加工,从而保证外截面的平整度,也可以使外截面与产品6的中心轴线垂直。
在对产品6的内孔63的内侧的倒角进行加工时,还是同样的道理,打磨刀具5在与产品6的相对运动中,可以保证产品6的内孔63的内侧的倒角的角度一致。
同样,在对产品6的外层61的外侧的倒角也可以保持一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双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双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安装托架
- 下一篇:汽车前后端外显示车速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