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巨细胞病毒免疫原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23329.2 申请日: 2012-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2816246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2
发明(设计)人: 刘兰军;武志强;李小娇;葛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N15/63;A61K39/245;A61P31/22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全学荣
地址: 610041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巨细 病毒 免疫原 融合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巨细胞病毒免疫原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于β-疱疹病毒亚科双链DNA病毒,是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毒,其感染具有种属特异性。HCMV感染率因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别。发达国家HCMV抗体阳性率在50%~80%;而发展中国家,80%的小儿在3岁前感染HCMV,至成人期,HCMV感染率甚至可达100%。我国人群感染率高达86%-96%。健康人多呈亚临床型感染或者潜伏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似的表现。但是HCMV感染确是引起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并发症、HIV感染者死亡以及新生儿先天缺陷的重要病因。 

目前对HCMV感染和HCMV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ganciclovir),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膦甲酸(Foscarnet)等)以及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HCMV-IVIG)。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会对患者产生药物毒性和以及造成病毒产生耐药性,HCMV-IVIG尽管有一定效果,但是治疗费用相对昂贵,接种疫苗是一种比较好的的预防/治疗方式。 

现有的人巨细胞病毒疫苗有减毒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合成肽疫苗等种类。减毒活疫苗因存在回复突变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致癌性,且保护效力也不强;病毒载体疫苗和DNA疫苗也存在安全性和保护力相对较弱的问题;现有报道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合成肽疫苗的有效性较差,如,Pass,R.F.et al.“A subunit cytomegalovirus vaccine based on recombinant envelope glycoprotein B and a new adjuvant.”,J.Infect.Dis.1999,180,970975报道了一种添加佐剂MF59(一种角鲨烯类乳剂)的重组包膜蛋白B亚单位疫苗,其I期临床研究显示,新佐剂MF59与30μg重组gB配伍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传统铝佐剂与100μg重组gB。三次免疫后,受试者体内的gB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高于血清阳性对照,但免疫后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明显下降,尽管第四次免疫可以加强机体应答并产生高水平抗体,但是12个月后抗体中水平又下降到基线水平。并且,文中作者明确阐明“该疫苗有可能降低CMV的胎儿感染率,但不能防止育龄妇女感染”。基于MF59的作用以及Pass的分析,MF59/gB随后进行了II期临床试验。如“Vaccine Prevention of Matern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N Engl J Med.2009,360:1191-1199报道,II期临床试验以检测到CMV感染为主要判定终点,三次接种后,其预防CMV感染效果仅为50%,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该疫苗的局限性。为了满足更广泛的临床需求,需要开发新的免疫原或者疫苗。 

鞭毛是沙门菌运动性的基础结构,鞭毛蛋白是鞭毛丝状部组成元件。研究发现,鞭毛蛋白作为天然免疫应答的诱导剂,诱导产生的天然免疫应答可帮助建立针对外源抗原的获得性免疫应答,从而显示出鞭毛蛋白作为免疫佐剂的特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人巨细胞病毒疫苗有效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巨细胞病毒免疫原融合蛋白。 

本发明人巨细胞病毒免疫原融合蛋白包括鞭毛蛋白,以及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或者其多肽片段。 

所述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或者其多肽片段代替鞭毛蛋白的高变区。 

所述鞭毛蛋白为肠炎沙门菌亚属(Salmonella enterica)鞭毛蛋白2型。 

所述鞭毛蛋白的核苷酸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为包膜糖蛋白B或者包膜糖蛋白H。 

所述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多肽片段的核苷酸编码序列如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8或者SEQ ID NO:10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