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光防护服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1203.1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沙嫣;沙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嫣;沙晓林 |
主分类号: | A41D13/01 | 分类号: | A41D1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6 上海市延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 防护服 | ||
1.一种反光防护服,包括:
一背心体,包括一前身部分、一后身部分及一腰间部分;
一晶格反光带,设置于该前身部分、该后身部分及该腰间部分上,用以将照射至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
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晶格反光带上,用以在光线不良或无光照的情况下为该晶格反光带提供一发光源,增加照射至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从而增加从该晶格反光带表面反射出的光线强度,提高人员之间的注意力和分辨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控制装置,与该发光单元连接,用以控制发光单位的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防护服,其中该晶格反光带包括一凹面镜,设置于该晶格反光带上,用以将照射至该凹面镜表面且经过凹面镜焦点的光线平行反射出去,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凹面镜的中心及该晶格反光带上,用以在光线不良或无光照的情况下为该凹面镜及该晶格反光带提供一发光源,增加照射至该凹面镜及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从而增加从该凹面镜及该晶格反光带表面反射出的光线强度,提高人员之间的注意力和分辨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防护服,其中该控制装置包括一检测装置,一控制模块,及一电源。该控制模块包括:一光强控制模块和一时钟控制模块,该电源与该检测装置,该控制模块及该发光单元连接,用以给该控制装置及该发光单元供电,该检测装置设置于该晶格反光带表面,与该控制装置连接,用以检测照射至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并将检测到的照射至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转换成一电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当检测到的照射至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低于第一阈值时,该检测装置向该光强控制模块发出第一电信号,该光强控制模块接收该第一电信号,该发光单元发光;当检测到的照射至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高于第二阈值,该检测装置向该光强控制模块发出第二电信号,该光强控制模块接收该第二电信号,该发光单元不发光,此时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大无需发光单元发光仅借助外界强光就可以达到提高人员之间的注意力和分辨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防护服,其中该时钟控制模块划分出若干个时间区间,从而控制发光单元在所划分出的若干时间区间内的发光和光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光防护服,其中该若干个时间区间按傍晚、前半夜、后半夜、凌晨划分,使该发光单元从傍晚开始发光,光强由弱变强,达到最强后再由强变弱,至早晨该发光单元不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光防护服,其中该若干个时间区间分别对应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及第四状态,第一状态:弱光状态,时间段为早上5:00-上午8:00,第二状态:熄灯状态,时间段为早上8:00-下午18:00,第三状态:弱光状态,时间段为下午18:00-晚上21:00,第四状态:强光状态,时间段为晚上21:00-早上5: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防护服,其中该发光单元包括一LED驱动电路,该LED驱动电路包括若干个LED灯组,每个该LED灯组的LED灯数量根据排布不同而不同,当发光单元处于第一状态及第三状态时,一部分该LED灯组发光,当发光单元处于第四状态时,全部该LED灯组发光,当检测到的照射至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低于第一阈值时,全部该LED灯组发光,当检测到的照射至该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高于第二阈值时,无该LED灯组发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光防护服,其中该晶格反光带进一步包括一高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及一低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该高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和该低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成条状间隔排布在该前身部分、该后身部分及该腰间部分上,该检测装置设置于该高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和该低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上,该LED灯组分别设置于该高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及该低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上,该检测装置检测照射至该低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及该高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表面的光线强度并向该控制模块发出一电信号,该控制模块接收该电信号,该LED驱动电路接收该控制模块发出的电信号并接通,调节该设置于该高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及该低反光材料晶格反光带上的发光LED灯组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嫣;沙晓林,未经沙嫣;沙晓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12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绵羊毛囊特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分离及鉴定
- 下一篇:无余料冲裁工艺及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