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0785.1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5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棽;王建平;马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62;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解锁 方法 装置 用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实现与机器进行语音交流,让机器明白你说什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及模型训练技术三个方面。语音识别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等。其应用广泛,可以应用于工业、家电、通信、汽车电子、医疗、家庭服务、消费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比如,语音识别技术在车联网中得到了充分的引用,例如在翼卡车联网中,只需按一键通客服人员口述即可设置目的地直接导航,安全、便捷。
现有的语音识别解锁常用方法是:通过音色识别来判断是否是同一个人设置和解锁密码,达到解锁的目的。另一个常用方法是:通过语音识别将语音转换成文字或音调信息,与之前用户设定的密码匹配,判断是否一致,达到解锁的目的。
但是,这两种技术都存在的缺点是:加密解锁都必须有人工的设置密码过程,从而做到用户可知并唯一,来达到保护隐私的目的,更换密码也必须由人工完成;同时给用户提出了记忆密码的要求。并且,在第二种常用方法中,容易在解锁时被他人听到解锁内容,容易造成密码泄露,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用以提高设备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用户的解锁请求时,从数据库中预先记录的用户对该设备的使用信息中提取使用信息;
利用提取的使用信息生成解锁提问信息,并将该解锁提问信息输出给用户;
根据用户反馈的应答信息是否与所述提取的使用信息匹配,判断是否对该设备进行解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解锁装置,包括:
信息提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的解锁请求时,从数据库中预先记录的用户对该设备的使用信息中提取使用信息;
解锁提问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提取的使用信息生成解锁提问信息,并将该解锁提问信息输出给用户;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用户反馈的应答信息是否与所述提取的使用信息匹配,判断是否对该设备进行解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包括上述设备解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当设备接收到用户的解锁请求时,从数据库中预先记录的用户对该设备的使用信息中提取使用信息;利用提取的使用信息生成解锁提问信息,并将该解锁提问信息输出给用户;根据用户反馈的应答信息是否与所述提取的使用信息匹配,判断是否对该设备进行解锁。从数据库中预先记录的用户对该设备的使用信息中提取一条使用信息并生成提问信息,从而提高了设备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避免了用户设置密码和记忆密码的繁琐,系统提取信息的随机性保证了密码的随机性,防止了密码信息的泄露,提高了密码的保密度,进而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解锁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解锁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避免人工设置密码和记忆密码的繁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解锁方法及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解锁方法的主要流程,包括:
步骤101、当接收到用户的解锁请求时,从数据库中预先记录的用户对该设备的使用信息中提取使用信息;
步骤102、利用提取的使用信息生成解锁提问信息,并将该解锁提问信息输出给用户;
步骤103、根据用户反馈的应答信息是否与所述提取的使用信息匹配,判断是否对该设备进行解锁。
较佳地,预先记录用户对该设备的使用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用户使用该设备后,将用户对该设备的使用信息记录在本设备的数据库中,也就是说,每当用户使用该设备,均将使用信息实时地记录在本设备的数据库中;
当设备联网时,将本设备的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对该设备的使用信息上传到云端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0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图像中检测手指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三维服饰试穿系统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