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充保护气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0408.8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可;包晔峰;蒋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口径 管道 焊接 管内充 保护 气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充保护气体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管的对接焊接过程中,对钢管焊接部位需要采取防氧化保护措施,在管道内充入惰性气体如氩气、氦气等保护气体,以防止焊缝根部发生氧化而产生气孔等缺陷。现有的技术,采用的是将两根钢管对接后,用密封堵头堵住两端或一端,整管全程通保护气体进行置换,从而达到焊接背面充气保护的目的。由于管道直径的大小与管道组对的长短不同,所需的堵头的大小不一;此外,如果遇到管线弯头,三通等情况就很难对接和取出堵头装置,不利于施工。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管道焊接过程中,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管道焊接防止氧化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工艺被发展完成,而一般现有的技术也未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管道焊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焊接工艺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充保护气体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管道焊接防止氧化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充保护气体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焊后跟便于清理,保护效果好,充气时间短,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保护气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水溶纸制成圆锥状封头,该圆锥状封头的头部留有通气的小孔,且圆锥状封头的底部直径略大于管道内径;锥斗形水溶纸外侧抹上胶水后插入管道中;
(2)管道设置圆锥状封头并对口完成后,从管道对口间隙中利用气针或从圆锥状封头的小孔处上向气室进行充保护气体;
(3)焊接施工完成后,用水或者蒸汽直接冲洗管道,圆锥状封头迅速溶解并能方便清理。
前述的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保护气体方法,其中,所述圆锥状封头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对接的管体内,且所述圆锥状封头位于离管口200-300mm处。
前述的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保护气体方法,其中,所述保护气体和所述焊接用气相同。
前述的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保护气体方法,其中,所述气针为Φ6×1的铜管,所述气针头部为扁形,所述在头部扁形位置处设置有四个Φ2的孔。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充保护气体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对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充气保护后充气保护的充气量达到预计标准,焊接施工后,焊口经外观检验,100%合格、RT检验合格率为100%,焊后清理十分方便 。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充保护气体方法,便于清理,保护效果好,充气时间短。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工艺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管道焊接防止氧化工艺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溶纸制成的圆锥状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充气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充保护气体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所示,一种小口径管道焊接管内保护气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水溶纸制成圆锥状封头3,该圆锥状封头3的头部留有通气的小孔,且圆锥状封头3的底部直径略大于管道1内径;圆锥状封头3外侧抹上胶水后插入管道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0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装配回转台
- 下一篇:一种灯具快速安装的光度测量积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