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旋压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9212.7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饭塚敏;昆努;林哲广;阿久泽克城;杉本和禧;清川保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压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压缩装置,其对固定涡旋盘与摆动涡旋盘的啮合部供给润滑油,并通过固定涡旋盘与摆动涡旋盘的啮合来进行压缩。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涡旋压缩装置,在密封的外壳内设置有由固定涡旋盘和摆动涡旋盘构成的压缩机构,用驱动马达驱动压缩机构,使摆动涡旋盘不自转地相对固定涡旋盘进行圆周运动,由此进行压缩,其中,固定涡旋盘和摆动涡旋盘具有相互啮合的涡卷状的涡旋齿(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
所述涡旋压缩装置用压缩机构压缩从吸入管吸入的低压制冷剂,将被压缩的高压制冷剂从设置在外壳上的排出管向外壳外排出,并且,对压缩机构的各滑动部分和固定涡旋盘与摆动涡旋盘的啮合部供给润滑油,供给的润滑油储存于设置在外壳下部的储油部,在压缩机构中剩余的润滑油因自重而返回到储油部。
专利文件1:JP特开2004-60532号公报
然而,存在因驱动马达的驱动轴等旋转体的旋转而使润滑油变成雾状的情况。变成雾状的润滑油与高压气态制冷剂混合而变成混合气体。由于从该混合气体中不能分离润滑油,因此有雾状的润滑油大量地存在于外壳内的情况。如果外壳内存在大量雾状的润滑油与高压制冷剂的混合气体,则存在雾状的润滑油与高压制冷剂一同从排出管向外壳外大量地排出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装置,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向外壳外排出的润滑油的排出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内部收纳有涡旋压缩机构和驱动马达,该涡旋压缩机构用于压缩制冷剂,该驱动马达通过驱动轴与所述涡旋压缩机构连接并驱动该涡旋压缩机构,所述涡旋压缩机构通过主框架支撑于所述外壳,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通过支撑板支撑于所述外壳,在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驱动轴的周围的罩,所述罩用绝缘材料来形成,所述罩设置在所述驱动马达的定子线圈的绝缘体上。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涡旋压缩装置中,所述罩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内径侧的侧壁上,所述罩的下端延伸到供所述驱动轴插入的所述支撑板的凸台部的上端面的下方。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涡旋压缩装置中,将所述罩的上端设置为与所述驱动马达的定子电磁钢板下端接近。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外壳的内部收纳有涡旋压缩机构和驱动马达,该涡旋压缩机构用于压缩制冷剂,该驱动马达通过驱动轴与所述涡旋压缩机构连接并驱动该涡旋压缩机构,所述涡旋压缩机构通过主框架支撑于所述外壳,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通过支撑板支撑于所述外壳,在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驱动轴的周围的罩,所述罩用绝缘材料来形成,所述罩设置在所述驱动马达的定子线圈的绝缘体上,因此能够将因驱动轴的旋转而在驱动马达与支撑板之间的空间内变成雾状的润滑油封闭在罩的内侧,从而防止该润滑油波及气体流路,能够减少向外壳外排出的润滑油的排出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从下方看定子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涡旋压缩装置
3 外壳
8 支撑板
8A 凸台部
8B 臂部
11 涡旋压缩机构
13 驱动马达
15 驱动轴
18 定子线圈
21 主框架
37 定子
39 转子
95 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符号1表示内部变成高压的涡旋压缩装置,该涡旋压缩装置1连接在通过使制冷剂循环进行制冷循环运转动作的未图示的制冷剂回路上,从而压缩制冷剂。
该涡旋压缩装置1包括竖长圆筒状的密封拱顶式外壳3,外壳3包括外壳本体5、碗状下盖9和未图示的碗状上盖,其中,外壳本体5是轴线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筒体,碗状下盖9在外壳本体5的下端部上焊接为气密状,从而一体地接合在外壳本体5的下端部上,并且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面,碗状上盖在外壳本体5的上端部上焊接为气密状,从而一体地接合在外壳本体5的上端部上。该外壳3构成为压力容器,其内部为中空。在外壳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接线罩52,在该接线罩52的内部具有对下述定子37进行供电的供电端子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2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板表面安装防压跨的弹片
- 下一篇:导电端子及使用其的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