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吨位单质体落砂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8491.5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南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2 | 分类号: | B22D2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章陆一 |
地址: | 2141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吨位 质体 落砂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中的落砂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大型铸件落砂的大吨位单质体落砂机。
背景技术
随着铸造技术的日趋完善,铸件正在向大吨位发展,因此对落砂机的台面尺寸、载荷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没有大吨位单质体落砂机。这是由于:1、大吨位单质体落砂机的机体体积庞大,难以运输;2、大吨位单质体落砂机质量重,对基础的载荷大;3、振动电机的安装位置,不易于起吊,检修振动电机时,必须先起吊大质量的机体,需要配备大吨位的起重机,增加了用户的成本。
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型铸件的落砂,大多采用多台小吨位落砂机并联、挖大地坑的的方式。此做法直接导致了投资费用增加、地基振动大、运行能耗高等不良效果;间接导致因铸件偏载使得落砂机落砂效率降低,振动电机在高浓度粉尘和高温环境下的高故障率等情况;同时从落砂机拼接缝隙处掉落的铁杂物对后续机械化运输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困难,将增重维修量;另外,为了起吊落砂机,落砂机除尘罩顶部的开口很大,影响了除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运输、对基础载荷小、方便检修的大吨位单质体落砂机。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吨位单质体落砂机,包括机座、弹簧、机体及振动电机,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机体安装在所述弹簧上,所述机体至少由两个部分连接而成,所述机体的上部也设置有一组所述弹簧,所述振动电机位于所述机体相对的两侧外部。
所述机体的每个部分之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在其接合面还设置有多个键。
所述机体的每个部分之间通过开坡口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振动电机采用底座安装型式或法兰安装型式。
所述机体上固定有保护所述振动电机的防撞护板,所述防撞护板竖向固定于安装有所述振动电机的所述机体相对的两侧顶部。
所述机体底部的机体出砂口为漏斗型。
所述机座的底部设置有漏斗型的下砂斗。
所述机体的底部与所述机座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所述密封装置采用采用耐热橡胶板或高温滤料。
所述机座设置有两层,并且上层的所述机座比下层的所述机座大,每层所述机座与所述机体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弹簧。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机体至少分成两个部分,便于拆开分体运输;在机体的上部增设了一组弹簧,可降低落砂机对基础的载荷;振动电机位于机体相对的两侧外部,起吊方便,便于检修;机体各个部分采用法兰螺栓加键的方式连接,定位可靠,连接方便;机体出砂口为漏斗型收口式结构,可实现浅地坑放置大吨位落砂机;机体与机座之间采用密封装置密封,实现了地坑无灰尘化,防止了高浓度粉尘和高温对振动电机的危害;两层机座设计,可进一步降低落砂机对基础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拼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采用单层机座时弹簧的布置形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采用双层机座时弹簧的布置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8中,包括下砂斗1、机座2、弹簧3、机体4、振动电机5、起吊工装6、除尘罩7、防撞护板8、机体出砂口9、密封装置10、振动输送槽11、磁选机12、振动破碎再生机13、螺栓14、键15、地面16、地坑17等。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大吨位单质体落砂机,载荷40T到120T,台面尺寸25-80㎡。其包括机座2、弹簧3、机体4及振动电机5,弹簧3安装在机座2上,机体4安装在弹簧3上。
为了便于运输,机体4至少分成两个部分。制造时,机体4的每个部分之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并在其接合面还设置有多个键15,起定位作用,如图6所示;当然,机体4的每个部分之间也可以通过铰孔螺栓连接,但这样成本较高。运输时机体4的各个部分拆开,分体运输。现场安装时,机体4的每个部分之间通过开坡口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
为了降低落砂机对基础的载荷,在机体4的上部也设置有一组弹簧3,这组弹簧3支撑在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南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南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8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