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横向钢筋用免扎式建筑垫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8241.1 | 申请日: | 201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龙;朱清德;王保军;丁宝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新伟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钢筋 用免扎式 建筑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横向钢筋用免扎式建筑垫块。
背景技术
钢筋的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性等性能,在建筑施工中,进行梁、柱、楼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时,为了使钢筋钢筋保护层保持一定的厚度,确保钢筋在工程结构中的承载能力,往往会用到垫块,浇筑时,垫块位于钢筋与模板之间并与模板保持设定的距离。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上述垫块分为用于支撑钢筋的下部模板的平面垫块及用于支撑钢筋侧面模板的侧面垫块。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平面垫块的结构及形态已经相对较为成熟,但是侧面垫块的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其中专利号为02220191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钢筋钢筋保护层垫块就是侧面垫块的一种,该垫块整体呈车轮轮毂形,其中间具有圆孔,周向上具有一开口,使用时,将该垫块的开口对准钢筋并推入,钢筋进入所述开口后被夹紧固定。上述结构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其是靠夹紧钢筋来与钢筋配合的,因此必须采用弹性材料,实际生产中用到的材料为塑料,而塑料自身的强度及寿命均是有限的,这对于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矗立的建筑物来说显然不合适,另外,仍是由于塑料自身强度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垫块被震碎、压碎的情况时有发生,垫块一旦遭到破坏,则相应位置处的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势必无法保证;再者,塑料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有限,因此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垫块与混凝土的结合处往往会由于应力、热胀冷缩等原因而出现缝隙,空气中的氧气、水分等经过这些缝隙进入建筑物墙体后势必会腐蚀钢筋,加剧钢筋的老化,这对建筑物墙体的强度显然是极为不利的;最后,一个工程中往往会有数百上千的垫块需要安装,而上述垫块在与钢筋结合时需要用力一推,这显然会增加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效率。
专利号为01239974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钢筋钢筋保护层垫块是侧面垫块的另一种,该垫块的主体为锥台或棱台体,主体的顶面上设有弧形沟槽,另外,其底面与沟槽槽底之间的二分之一处设有铁丝穿孔,铁丝穿孔与弧形沟槽互相垂直,使用时,将所述弧形沟槽对应钢筋处,通过在铁丝穿孔中穿入铁丝来将垫块绑扎在钢筋上从而固定。该垫块由于是采用绑扎的固定方式,因此可采用混凝土材料,从而不存在塑料垫块的强度低、与混凝土的结合性差的问题,但是,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绑扎的固定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施工效率。
总的来说,目前的建筑垫块在使用时均存在安装费力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钢筋用免扎式建筑垫块,以解决现有的侧面垫块的安装费力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横向钢筋用免扎式建筑垫块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横向钢筋用免扎式建筑垫块,包括基体,基体上设有供钢筋沿钢筋的径向进入的进口通道以及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通的钢筋容纳槽,所述钢筋容纳槽为贯通基体的前、后侧表面的通槽且槽口向下,钢筋容纳槽的槽壁上设有用于顶压钢筋的钢筋顶压面,基体的左侧表面或右侧表面上设有用于顶压对应的模板以与所述钢筋顶压面配合限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的模板顶压面;基体上还设有使该建筑垫块的重心位于容纳槽下方的配重部。
基体还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臂部以及连接在横臂部左端并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横臂部的右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沿,所述钢筋容纳槽由该挡沿与支撑部围成,所述模板顶压面位于支撑部的左侧表面上且从上向下延伸,模板顶压面为平面或者向左鼓起的圆弧面,所述钢筋顶压面位于支撑部的右侧表面上,所述配重部与支撑部连接且从与支撑部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向右下方弯折,进口通道由配重部与挡沿一起围成。
所述模板顶压面为圆弧面,所述钢筋顶压面为与模板顶压面同中心线的圆弧面。
所述模板顶压面为平面,钢筋顶压面为圆弧面或者与模板顶压面平行的平面。
所述建筑垫块的重心位于钢筋容纳槽的正下方处。
所述建筑垫块为混凝土垫块。
所述建筑垫块为混凝土垫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新伟,未经朱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8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