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电机转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6614.1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3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项久鹏;张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张华卿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永磁电机制造技术及其控制技术的发展,永磁电机尤其是大功率永磁电机已经逐步代替异步电机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工业领域中。转子作为永磁电机的主要部件,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工艺的简单性等对电机的制造、稳定运行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主要有表贴式和内嵌式。
内嵌式结构虽然永磁体安装牢固、但工艺复杂。因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表贴式永磁电机应用更为广泛。表贴式磁钢结构电机转子的轭部多由硅钢片或者铸钢制成,由于硅钢片或者铸钢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且电机转子外径较大时需要拼接而成,不利于永磁体的安装固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转子磁轭需要拼接,不利于永磁体固定及其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永磁电机转子。
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磁轭和永磁体,所述转子磁轭为圆柱体,所述永磁体固定在转子磁轭侧面的外表面,所述转子磁轭为球墨铸铁转子磁轭。
优选地,所述转子磁轭中心设置有与轴配合的轴孔。
优选地,所述轴孔为带有键槽的圆孔。
优选地,所述转子磁轭和永磁体沿轴向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永磁体为多片永磁体,所述多片永磁体均匀且对称的固定在转子磁轭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永磁电机转子还包括转子护套,所述转子护套密封在永磁体外表面。
优选地,转子磁轭沿轴向均匀且对称的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永磁电机转子还包括固定在转子磁轭两个端面的外表面的转子压板。
优选地,转子压板为多片钢板,所述多片转子压板均匀且对称地固定在转子磁轭两个端面的外表面。
优选地,永磁体为圆弧表贴式,沿轴线方向宽度相同,并且垂直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为中间厚、边缘薄的扇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于永磁体安装固定、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永磁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永磁电机转子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磁轭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永磁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永磁电机转子主要包括转子磁轭1和永磁体2,所述转子磁轭1为圆柱体,所述永磁体2固定在转子磁轭1侧面的外表面,所述转子磁轭1为球墨铸铁转子磁轭。
所述球墨铸铁为QT450球墨铸铁。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球墨铸铁制造大功率永磁电机的转子磁轭1,永磁体2粘在转子磁轭1外表面,球墨铸铁可以整圆铸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子磁轭1需要拼接,不利于永磁体固定及其工艺复杂的问题。
如图3所示,转子磁轭1中心设置有轴孔6,其中轴孔6带有键槽用于与轴配合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永磁体2为多片永磁体,均匀且对称的固定在转子磁轭1的外表面。永磁体2外可以采用转子护套3密封,以防止高速时永磁体2飞出。转子磁轭1和永磁体2沿轴向的长度相同,两端由转子压板4固定,转子压板4由钢板制成,转子压板4可以为多片,均匀且对称地固定在转子磁轭1两个端面的外表面。转子磁轭1铸有通风孔5,所述通风孔5可以减轻转子重量。
如图4所示,可以采用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永磁体2,所述永磁体2为圆弧表贴式。永磁体2可以采用特种胶粘于转子磁轭1的外圆表面。具体地说永磁体2沿轴线方向宽度相同,并且垂直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为中间厚、边缘薄的扇状。
所述钕铁硼永磁材料为N35SH钕铁硼永磁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永磁电机转子可以用于大功率永磁电机,具有利于永磁体安装固定、结构工艺简单、永磁体安装牢固、成本低廉等优点。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同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超同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6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伺服马达
- 下一篇:承载定子绕组的绝缘骨架及电机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