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饮垃圾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5148.5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计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德莱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饮 垃圾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饮垃圾分离装置,属于环保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将餐饮垃圾中的固体、水和油分离开的装置。
技术背景
餐饮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活废物,其来源主要是饭店、食堂、街头小吃等场所,所含的各种有机物质在夏天极易腐蚀;餐饮垃圾中剩菜汤、馊水等含量很大,容易在垃圾的收集、运输过程中造成污染;同时餐饮垃圾又是垃圾填埋场所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污染和苍蝇孳生的重要原因;由餐饮垃圾喂养的猪和提炼的泔水油流向市场已经严重危害了市民的健康。餐饮垃圾废水废水直接排放到城市生活污水管网中,导致油脂黏附在管壁上,易管道堵塞,难以疏通;油脂废水在后续的污水处理时,会造成氧化池内充氧困难,微生物活性受到抵制,造成处理负荷降低,出水水质变差。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使用餐饮垃圾制备生物柴油,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另一方面,也会防止地沟油再次流回餐桌,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始生物柴油的工业化生产,大多采用均相催化酯交换法,即液体催化剂,使脂肪酸甘油酯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和甘油,但是都存在很多缺点,若采用液体碱作为催化剂,原料油和甲醇必须严格脱水,否则易形成乳状物(曹宏远,曹维良,张敬畅.固体酸Zr(SO4)2.4H2O催化制备生物柴油[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32(6),61-63)。
因此,需要采用一种可以较好对餐饮垃圾中各组分进行分离开,以便进行相应后续处理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饮垃圾分离装置,可以将餐饮垃圾中的固体、水和油分离开。
具体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餐饮垃圾分离装置,包括:进料泵、固液分离单元、油水初步分离单元、废油分离单元、废水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进料泵连接于固液分离单元,在固液分离单元中包括有一个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的渗透侧为料液槽,料液槽通过一个进料管连接于油水初步分离单元;油水初步单元中包括有一个分离器,上述的分离器由上板和下板组成,下板上开孔,下板下部为空腔,分离器出口位置高于进料管,分离器出口连接于废油分离单元,空腔出口连接于废水分离单元;废油分离单元中包括有一个疏水性油水分离膜元件、气泡发生器,上述疏水性油水分离膜元件上连接有一个真空泵;废水分离单元中包括有一个亲水性油水分离膜元件、气泡发生器,上述亲水性油水分离膜元件上连接有一个真空泵;上述的废油分离单元和废水分离单元分别通过一个带有输送泵的管道连接于料液槽上,可以使料液返回料液槽。
进料泵可以采用固液混合输送泵,作用是把餐饮垃圾输送至固液分离单元并提供压力,餐饮垃圾在进入到固液分离单元后,其中的固体被分离装置所截留,而液体则进入渗透侧的料液槽,随后通过一个进料管进入到油水初步分离单元中的分离器中,分离器包括有上板和下板,由于油的比重大于水,随着液体不断地进入,油会沿着上板运动,再通过分离器出口进入到废油分离单元中;而水的比重大于油,会通过开孔的下板进入到空腔中,再通过空腔出口进入到废水分离单元中;在废油分离单元中的疏水性油水分离膜元件,通过真空泵提供的压力差,可以将废油中少量的水截留而让油透过;在废水分离单元中包括有一个亲水性油水分离膜元件,通过真空泵提供的压力差,可以将废水中的少量油截留而让水通过。在废油分离单元和废水分离单元中各有一个气泡发生器,可以向分离膜元件表面提供气泡,起到去除蓄积在油水分离膜表面处的污染物、固体颗粒等,防止油水分离膜的阻塞。
另外,由于废油分离单元和废水分离单元上各通过一个带有输送泵的管路将废油和废水再次返回至料液槽,可以起到如下的技术效果:(1)让废水和废油在装置中循环流动,防止废油分离单元和废水分离单元中料液浓度增高、减轻浓差极化和膜污染。(2)让夹带有气泡的废水或废油重新返回到料液槽;专利文件CN1199871C指出:水中通入气体使水中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并籍助微小气泡表面张力特征,使油滴自动附着在气泡上从而增大分离对象的密度差,使油、水利于分离。所以,让夹带有气泡的废水或废油再次与料液槽中的废液混合,可以进一步增强在油水初步分离单元中的油水分离效果,减轻后续步骤的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德莱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德莱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