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废气降温、余热回收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3422.5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8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裴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登明 |
主分类号: | F24J3/00 | 分类号: | F24J3/00;F28D15/00;F28F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查俊奎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废气 降温 余热 回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高温废气降温、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高温废气经气流通道与热交换单元筒的外壁相接触并放热,从而降温;导热媒介吸收热交换单元筒外壁传过来的热量,传热给内置于导热媒介中的金属管,金属管中的水被加热,热水回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废气、余热回收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的外壳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内置热交换单元筒,二者通过固定肋板连接;所述热交换单元筒亦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其外侧壁和内侧壁围成密闭储液腔,该储液腔内设有金属管盘绕与热交换单元筒的内侧壁;外壳的两端各为进气口或出气口;热交换单元筒将外壳围成的柱形空间分成内外两层;金属管的两端端头各穿过热交换单元筒的两端和外壳,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另设有管道穿过外壳与热交换单元筒的储液腔相连通,为灌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废气降温、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内充有水或比热容小于水的液体作为导热媒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废气降温、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内充有水或比热容低于水的液体作为导热媒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废气降温、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媒介的体积占储液腔的容积的12%-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废气降温、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中有负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废气降温、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内放置有一个以上的直径逐次减小的热交换单元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废气降温、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下侧设有维护孔,用活动盖板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登明,未经裴登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4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被动式智能仿生肌肉
- 下一篇:一种头部手术用止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