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1956.4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7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付;赵雨军;赵福宁;张东;马林林;王志强;李飞;刘书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C3/06;E01C21/00;E02D3/05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01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冻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强夯置换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加铺土工栅格(8),保证路基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冻胀和融沉问题,实施上述方法时首先将原地面(10)的腐殖土土层挖除,挖除深度控制在40~60厘米范围内,根据不同工况可加深挖掘深度,在挖除腐殖土土层的外围且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域设置排水沟(9)或在挖除腐殖土土层的外围设置抽水装置,然后在挖除腐殖土土层后的路基上抛填1~1.5米厚的片石,片石抛填完毕后报检审批,待检验合格后对路基进行测量放线,标出夯点位置,然后使用强夯机和点夯锤对标出的夯点位置进行至少两遍的点夯、计算桩长及报检审批处理,在进行每一遍点夯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击完成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调整强夯机的位置,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在进行点夯夯击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夯坑的深度,当夯坑过深而发生点夯锤吊起困难时停止点夯,同时向夯坑内抛填片石直至与夯坑顶平,记录抛填片石的数量,在点夯过程中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围铺垫碎石,然后继续点夯直至片石穿透地基下部季节性冻土软土层(13),使季节性冻土软土层(13)与永久性岛状冻土层(14)接触形成直径为0.5~2.0米的石墩(12),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所有设计石墩(12)的点夯;下一步推平点夯后的路基,使用强夯机和满夯锤对推平后的路基进行满夯,直至将推平后的路基表层夯实,待再次检验合格后,在满夯后的路基上铺填25~35厘米厚的砂砾形成砂砾垫层(11),然后在砂砾垫层(11)的基础上铺设至少三层的土工栅格(8),待最终检验合格后便可进行后续路面铺设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水泵、进水管道、排水管道、滤网和动力机构,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排水管道,抽水泵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管道的一端,在所述进水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滤网,所述水泵外接动力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或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点夯锤包括夯体(2)、吊耳(4)和导风槽(1),所述夯体(2)为实心接构,夯体(2)的一端为吊装端,夯体(2)的另一端为冲击端,在夯体(2)吊装端的中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吊耳(4),在两吊耳(4)的中部对应设置有安装孔(3),在夯体(2)的外缘面上均匀设有至少三个贯通吊装端和冲击端且向内凹陷的直线形导风槽(1),所述导风槽(1)的形状设置为U形或V形或∏ 形,在所述夯体(2)冲击端的冲击面上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向内凹陷的直槽(6)或在冲击端的上部面上设置向内凹陷的螺旋形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夯体(2)的冲击端通过螺纹或焊接的形式与夯头(15)连接,所述夯头(15)的端面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向内凹陷的直槽(6)或在夯头(15)的端部设置向内凹陷的螺旋形槽(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夯体(2)的冲击端设有向下延伸的上部小下部大的圆锥形增重环(5),所述重环(5)的端面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向内凹陷直槽(6)或在夯头(15)的端部设置向内凹陷螺旋形槽(7)。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直槽(6)呈田子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形槽(7)替换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或菱形或多角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满夯锤包括夯体(2)、吊耳(4)和导风槽(1),所述夯体(2)为实心接构,夯体(2)的一端为吊装端,夯体(2)的另一端为冲击端,在夯体(2)吊装端的中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吊耳(4),在两吊耳(4)的中部对应设置有安装孔(3),在夯体(2)的外缘面上均匀设有至少三个贯通吊装端和冲击端且向内凹陷的直线形导风槽(1),所述导风槽(1)的形状设置为U形或V形或∏ 形。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在冻土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夯体(2)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或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19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