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9929.3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桂林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天麓律师事务所 12212 | 代理人: | 卢枫 |
地址: | 3018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烧伤 烫伤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中、小面积烧伤占烧伤病人总数的绝大部分,住院病人的80%为中、小面积烧伤,这些病人如能得到较好治疗治愈后功能恢复好,能继续从事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而且治疗费用低,家庭、社会负担小。因此小中面积烧伤治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重视。而创面外用药是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深II度创面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因为浅II度创面仅损伤表皮和真皮乳头层,创面基底残留的基层细胞、汗腺、皮脂腺、毛囊的上皮细胞及创周的表皮细胞伤后分裂、增殖、扩展,并分化成表皮各层,最后成为正常皮肤。只要预防创面局部感染,7-14天可愈合。而III度创面皮肤全层及附属结构完全坏死,除直径5cm内,有创缘上皮爬行及创缘收缩达到愈合外,均需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后植皮封闭创面。深II度创面已损伤真皮深层,仅残留皮肤附件,受累处组织结构消失,凝固坏死,覆盖于创面,形成厚而干的痂皮。创面愈合靠残存的皮肤附件上皮再生及创周表皮细胞爬行生长修复,需时较长,且愈后上皮脆弱。此外,由于创面有坏死组织附着,痂下残存毛囊、汗腺存有细菌,易发生创面感染,残余皮肤附件遭到破坏,创面愈合困难或愈合时间延迟,且愈后遗留较严重的瘢痕组织。
Jaskson曾提出烧伤创面具有如下特点(1)烧伤创面像一层吸水纸,应用于创面上的某些药物可通过创面吸收。(2)温暖潮湿的创面如良好的培养基,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3)烧伤创面由充血区、淤滞区和凝固区构成,而淤滞区是可以恢复的。因此深II度烧伤创面的处理一定要尽快去除坏死组织,防止创面感染,二是要保护残存的皮肤附件,促进上皮细胞再生、扩展。
理想的外用药物应具备:(1)不影响上皮生长,对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2)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杀灭作用,包括抑制霉菌作用;(3)对创面无刺激,有良好的止痛作用;(4)不引起局部过敏反应及全身并发颜色改变;(6)价格容易接受。
目前国内外在烧伤创面外用药应用上较普及的仍为沿用几十年的,本药在创面应用后,早期抗感染作用尚可,但无止痛作用,且对创面有一定刺激作用。应用该药后,深II度创面坏死组织不易溶脱。新近上市新药“爱疗素”(胶原酶)具有深脱胶原纤维,加速坏死组织清除作用,但对上皮生长无促进作用,且价格昂贵,给临床应用带来限制。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生长因子,如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上皮细胞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适于难愈合创面和晚期创面治疗。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的配方简单易取,治疗成本低,是一种采用中草药制剂治疗烧伤、烫伤疾患有效药品,适用于深、浅II度烧伤创面,特别适用于伤后中晚期创面。具有止痛消炎收敛、去腐生肌、抑菌杀菌、促进上皮生长和加速创面愈合等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为熟地黄、大黄、生地黄、冰片和香油,重量比为熟地黄0.9-1.1:大黄0.9-1.1:生地黄0.9-1.1:冰片0.9-1.1:香油7.2-8.8。
上述所述重量比为熟地黄0.9:大黄0.9:生地黄0.9:冰片0.9:香油7.2。
上述所述重量比为熟地黄1.1:大黄1.1:生地黄1.1:冰片1.1:香油8.8。
上述所述重量比为熟地黄1:大黄1:生地黄1:冰片1:香油8。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处理:将大黄晾晒,将熟地黄、生地黄、冰片分别烘干,得到干燥的各味药材。
(2)粉碎:将步骤(1)中各味干燥的药材分别粉碎成100-120目的粉末;
(3)过筛:将步骤(2)粉碎后的粉末过100-120目筛;
(4)混合:将步骤(3)过筛后得到的粉末按重量比熟地黄0.9-1.1:大黄0.9-1.1:生地黄0.9-1.1:冰片0.9-1.1混合;
(5)调和:向步骤(4)混合后的中草药粉末中按重量比熟地黄0.9-1.1:大黄0.9-1.1:生地黄0.9-1.1:冰片0.9-1.1:香油7.2-8.8加入香油调和成膏状成品;
(6)制得成品灌装:将膏状成品药物灌装,每个包装瓶内药剂0.5-1升。
上述步骤(1)所述晾晒时间为6-8天,烘干温度为50-60摄氏度,烘干时间为30-35分钟。
上述步骤(1)所述烘干采用电烘箱。
上述步骤(2)中所述粉碎采用100-120目的粉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桂林,未经张桂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