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置有钢筋网片的置换变径单墩复合地基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8897.5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柴艳飞;王存贵;余流;张云富;陆海英;黄克起;方杰;高璞;朱芳;季忠原;徐晋奇;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E02D2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钢筋 置换 变径单墩 复合 地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基的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设置有钢筋网片的置换变径单墩复合地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及水利工程等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对于单墩的地基通常采用强夯置换法,既主要是在基坑内填充块石、碎石及抛石等粗颗粒散体材料,用夯锤夯击形成连续的强夯置换单墩地基,用现有这些强夯置换法处理过的单墩地基承载力提高的幅度不大,容易发生单墩地基的侧面鼓胀和单墩地基底部刺穿破坏,而且形成的地基也不能直接用作上部结构的柱或墙的基础,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上部结构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单墩地基承载力,以及极大的降低施工成本的一种设置有钢筋网片的置换变径单墩复合地基的制备方法。
本方法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设置有钢筋网片的置换变径单墩复合地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开挖基坑;
(2)根据待制备单墩复合地基上部结构及重量的荷载,进行干硬性混凝土配置;
(3)在基坑内,用经纬仪精确确定每个待制备单墩复合地基的位置,并做标记;
(4)将上述步骤(2)中配好的干硬性混凝土,用强夯机夯制成上小,下大的塔形结构的敦体;
(5)在塔形结构敦体的上端面插设网片状钢筋层;
(6)在网片状钢筋层上浇筑水泥砂浆,并且找平,上部铺上草席,进行养护至凝固。
所述塔型结构敦体上端面直径小于下端面直径为200mm-300mm。
所述干硬性混凝土配置的比例按kg/m3的重量比为:mco∶mso∶mgo:mwo=1:2.17:4.17:0.4所述mco为水泥;所述mso为细骨料;所述mgo为粗骨料,,所述mwo为水。
所述步骤(5)中网片状钢筋层的设置为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插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单墩的敦体设置为塔形结构,即上小、下大,在单墩敦体的上端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插入网片状钢筋层,在所述网片状钢筋层上再浇筑有混合砂浆层,不仅可以提高单墩基础的承载力,还可避免单墩敦体的侧面发生鼓胀和底部刺穿,极大的节约了工程成本,同时为上部结构的柱或墙的基础提供一个坚固基础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径单墩复合地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设置有钢筋网片的置换变径单墩复合地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首先在设置的地点开挖基坑;基坑挖好后,根据待制备单墩复合地基的上部结构及重量的荷载,进行干硬性混凝土配置,所述干硬性混凝土配置的kg/m3的重量比为:mco∶mso∶mgo:mwo=1:2.17:4.17:0.4所述mco为水泥;所述mso为细骨料;所述mgo为粗骨料,,所述mwo为水,其中骨料指的是沙石,细骨料为直径较小的沙石,粗骨料为直径较大的沙石;配置好干硬性混凝土后,在基坑内,用经纬仪精确确定每个待制备单墩复合地基的具体位置,并做好标记;按照具体的标记位置,将配好的干硬性混凝土,用强夯机夯制单墩的敦体1,其夯制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塔形结构,(如图1所示)其塔型结构单墩敦体的上端面直径要小于下端面的直径为200mm-300mm;然后在塔形结构敦体1的上端面插设网片状钢筋层2,其插设的结构为沿上端面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插入;插好后便可在网片状钢筋层上浇筑配置好的水泥砂浆层3,并且找平水泥砂浆层,然后在上面铺设草席,进行养护,直至水泥砂浆与网片状钢筋层凝固在一起,达到其硬度的要求,本发明变径单墩复合地基便实现了不仅可以加强上部自身的承载力,而且还可以为上部结构的柱或墙的基础提供一个基础平台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8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