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8139.3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彤;董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调度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资源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站点获取无干扰全局链路标识GLID集合,所述无干扰GLID集合包括与目标全局链路无干扰的GLID,所述目标全局链路为所述源站点与目的站点之间的全局链路;
所述源站点向中央协调器CCo发送全局链路建立请求信息,所述建立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无干扰GLID集合,以使得所述CCo根据所述无干扰GLID集合确定需要分配给所述目标全局链路的带宽资源调度信息;
所述源站点接收到所述CCo发送的建立请求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CCo广播的中央信标中的调度条目获取分配给所述目标全局链路的带宽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中央信标中的调度条目携带所述带宽资源调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站点获取无干扰全局链路标识GLID集合包括:
所述源站点获取第一GLID集合,所述第一GLID集合包括所述源站点在全局链路对应的传输时间内侦听到没有数据传输的全局链路的标识;
所述源站点广播干扰判断消息,并在预设响应时间后获取第一目标GLID集合,所述第一目标GLID集合包括所述第一GLID集合中全局链路对应的站点未发送干扰判断响应消息的全局链路的标识;
所述源站点接收目的站点发送的第二目标GLID集合,所述第二目标GLID集合包括第二GLID集合中全局链路对应的站点未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干扰判断响应消息的全局链路的标识,所述第二GLID集合包括所述目的站点在全局链路对应的传输时间内侦听到没有数据传输的全局链路的标识;
所述源站点获取所述无干扰GLID集合,所述无干扰GLID集合为所述第一目标GLID集合与所述第二目标GLID集合的交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站点获取第一GLID集合之前还包括:
所述源站点根据所述CCo广播的中央信标中的非持续性调度信标条目和持续性调度信标条目中规定的全局链路的传输时间对所述全局链路的数据传输进行侦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站点获取无干扰全局链路标识GLID集合包括:
所述源站点接收所述CCo发送的全局链路信息;
所述源站点根据所述全局链路信息和所述源站点保存的已发现站点列表,确定与所述源站点无干扰的全局链路,所述与所述源站点无干扰的全局链路对应的站点未在所述已发现站点列表中保存过;
所述源站点向所述目的站点发送干扰链路对比请求消息,所述干扰链路对比请求消息携带与所述源站点无干扰的全局链路标识,以使得所述目的站点根据与所述源站点无干扰的全局链路标识获取与所述目标全局链路无干扰的GLID集合;
所述源站点接收所述目的站点发送的干扰链路对比响应消息,所述干扰链路对比响应消息中携带与所述目标全局链路无干扰的GLID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资源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站点接收所述目的站点发送的干扰链路对比响应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源站点根据所述CCo广播的中央信标中的非持续性调度信标条目和持续性调度信标条目中规定的全局链路的传输时间对所述无干扰的GLID集合中的全局链路的数据传输进行侦听;
当所述源站点侦听到所述无干扰的GLID集合中的全局链路没有数据传输时,所述源站点确定所述无干扰的GLID集合中的全局链路与所述目标全局链路无干扰。
6.一种资源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协调器CCo根据保存的拓扑表和所述CCo对应的各个全局链路信息获取与目标全局链路无干扰的全局链路标识GLID集合,所述目标全局链路为源站点与目的站点之间的全局链路;
所述CCo在接收到所述源站点发送的全局链路建立请求信息之后,所述CCo根据所述无干扰的GLID集合确定需要分配给所述目标全局链路的带宽资源调度信息,所述带宽资源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全局链路复用所述无干扰的GLID集合中标识对应的全局链路的带宽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81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