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冲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7498.7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怀章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4;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溃疡性 结肠炎 中药 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冲剂。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95118466.0、公开号为CN1149478A、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草药冲剂”,公开了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草药冲剂,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与蜂蜜制成的颗粒冲剂:茯苓5.7%、山药5.7%、炒白术5.7%、补骨脂5.6%、吴茱萸5.6%、熟诃子5.6%、金樱子5.4%、木香5.5%、枳壳5.5%、黄芩5.6%、黄连5.4%、秦皮5.4%、苍术5.7%、厚朴5.6%、砂仁5.6%、炒内金5.5%、白及5.5%、升麻3.3%、甘草2.2%。
专利号为CN95100455.7、公开号为CN1130515A、发明名称为“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该制剂由下列成分组成:成分重量比:人参20~30;白头翁24~36;白术24~36;黄连19~31;黄柏 30~40;黄芪30~50;乌梅15~35 ;葛根17~23;白芷25~45 ;赤石脂15~25;茯苓17~23;甘草5~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高的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冲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冲剂,其特征是: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姜炭5;炙白芨5;炒白芍5;赤芍5;炒双花15;大黄炭5;地榆炭5克。
根据所述的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冲剂,其特征是:将所述的中药原料放在一起共研细末制成中药冲剂。
本发明治疗组58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8%;对照组58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冲剂原料组成:
姜炭5克、炙白芨5克、炒白芍5克、赤芍5克、炒双花15克、大黄炭5克、地榆炭5克。
中药冲剂的制作方法:
姜炭5克、炙白芨5克、炒白芍5克、赤芍5克、炒双花15克、大黄炭5克、地榆炭5克,放在一起共研细末。
中药冲剂的使用方法
分早、晚两2次服用,每天一付,开水冲服。
中药冲剂的疗效评价:
1、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正常,大便次数少于2次/天,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结肠镜检查病变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2、结果:
应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应用q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58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8%;对照组58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冲剂的毒副作用: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中药冲剂的分析:
中药方药中,姜炭味苦、辛、涩,性温,归肺、脾经;具有温经止血、温脾止泻的功效,主治虚寒性便血、阳虚泄泻。现代药理研究能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主治溃疡疼痛,寒凉苦泄,能消散血热之痈肿。现代药理研究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缓中止痛之功效,善治泻痢腹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使处于低下状态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可明显抑制急性炎症水肿反应,并有较好的解痉作用。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痈肿疮疡、瘀肿疼痛、癥瘕腹痛,擅长凉血散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减轻血栓干重、镇静、抗炎止痛、解痉等作用,同时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双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主治热毒血痢,下利脓血,炒炭则宜用于热毒血痢。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地榆炭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本草纲目》谓其“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药理研究其含有地榆苷Ⅰ、Ⅱ、A、B、E等及酚酸类性化合物,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组织水肿,且药物在创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收敛作用,从而促进溃疡愈合。总之,姜炭、炙白芨、炒白芍、赤芍、炒双花、大黄炭5克、地榆炭共同配伍,具有寒温同调、散瘀止血止痢、缓急止痛、生肌祛毒之功效。对于消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具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疗效明显。总之,姜炭、炙白芨、炒白芍、赤芍、炒双花、共同配伍,具有寒温同调、散瘀止血止痢、缓急止痛、生肌祛毒之功效。对于消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具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疗效明显。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怀章,未经李怀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7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漏斗车活动顶盖
- 下一篇: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