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售银机的提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7255.3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1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翟宁;毕虎杰;李绍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程(苏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1/00 | 分类号: | G07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售银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售货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售银机的提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了。自动售卖机的问世,代替了许多小卖店,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在众多人口流动大的火车站、地铁站、公共汽车站、电影院都设有卖饮料、卖纸巾、布娃娃、玩具等等的自动售卖机,大大的方一便了民众。
售货机的提件装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其故障率高,且在金融领域,目前还没有基于金融的银条、金条等贵金属特定的提件装置,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基于贵金属特点、故障率低、安全性高提件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售银机的提件装置,此用于售银机的提件装置基于贵金属特点设计,便于贵金属提取,且其故障率低、安全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售银机的提件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待售物的箱体,此箱体下部包括第一左固定板、第一右固定板,一推块位于此第一左固定板和第一右固定板之间,位于此推块两侧第一定位销分别嵌入第一左固定板和第一右固定板的第一导向槽内,一齿条固定于所述推块下表面,一与此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连接到电机,此电机可带动齿条从而驱动推块沿第一导向槽方向行进。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推块下表面还固定有挡块,一用于监测此挡块的检测光管位于此推块下方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左固定板或者第一右固定板上。
2、上述方案中,所述推块由基板和位于此基板上表面的顶块和若干个滚轮组成,此若干个滚轮位于所述顶块后部,所述若干个滚轮的高度高于所述顶块的高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用于售银机的提件装置,包括底端具有开口的矩形箱体,底部内侧均具有用于承载待售物的托钩;特定结构的提件机构、传送机构,贵金属在重力场作用下依次落在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的托钩上,从而有利于减少功率输入,便于贵金属提取,且其故障率低、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提件机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发明提件机构主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
以上附图中:1、第一左固定板;2、第一右固定板;4、推块;5、第一定位销;6、第一导向槽;7、齿条;9、第一齿轮;41、挡块;42、检测光管;43、基板;44、顶块;4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用于售银机的提件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待售物的箱体,此箱体下部包括第一左固定板1、第一右固定板2,一推块4位于此第一左固定板1和第一右固定板2之间,位于此推块4两侧第一定位销5分别嵌入第一左固定板1和第一右固定板2的第一导向槽6内,一齿条7固定于所述推块4下表面,一与此齿条7啮合的第一齿轮9连接到电机,此电机可带动齿条7从而驱动推块4沿第一导向槽6方向行进;
上述推块4下表面还固定有挡块41,一用于监测此挡块41的检测光管42位于此推块4下方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左固定板1或者第一右固定板2上。
上述推块4由基板43和位于此基板43上表面的顶块44和若干个滚轮45组成,此若干个滚轮45位于所述顶块44后部,所述若干个滚轮45的高度高于所述顶块44的高度。
采用上述用于售银机的提件装置时,包括底端具有开口的矩形箱体,底部内侧均具有用于承载待售物的托钩;特定结构的提件机构、传送机构,贵金属在重力场作用下依次落在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的托钩上,从而有利于减少功率输入,便于贵金属提取,且其故障率低、安全性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程(苏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易程(苏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72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