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6637.4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井泽浩一;西村博司;川端真一郎;金田至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7/20 | 分类号: | D06F37/20;D06F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洗衣机、特别是滚筒式洗衣机中,在外壳的内部存在水槽,在该水槽的内部收容有作为旋转槽的滚筒,该滚筒通过水槽外的电机被旋转驱动。还有,水槽被设置成通过悬架弹性支承在外壳底板上,该悬架具有阻尼器,该阻尼器用于衰减随着滚筒旋转驱动而引起的水槽振动。
作为这种阻尼器,通常使用阻尼力不变的阻尼器,但近年来,想出了使用阻尼力可变的阻尼器,其中,作为工作流体使用了磁流变流体(MR流体)。
磁流变流体是,例如将铁、羰基铁等强磁性粒子分散在油中而形成,施加磁场时由于强磁性粒子形成链状的团簇,从而粘度提高。由此,例如在脱水行程启动时的出现水槽共振的旋转速度区域,通过提高磁流变流体的粘度来加大阻尼器的阻尼力。
通过加大阻尼器的阻尼力,避免发生水槽共振,提高脱水旋转上升性能,而在之后的脱水行程稳定(高速旋转)区域,通过降低磁流变流体的粘度来减小阻尼力,从而避免水槽振动传递到外壳,可进一步避免该振动传递到设置洗衣机的房子的地板上(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40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作为工作流体使用磁流变流体的阻尼器,在缸体内部收容有线圈和用于诱导该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磁轭,在该线圈和磁轭形成的空间内插设有杆,该杆隔着微小空隙而贯穿线圈及磁轭之间。
而且,在该杆与线圈及磁轭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磁流变流体,通过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经由磁轭对磁流变流体施加磁力。
还有,在缸体内部配设有轴承座,该轴承座收容用于支承杆一端侧的轴承。在该轴承座的整个外周上形成有沟槽,在与该沟槽对应的部分,通过从外侧的几处对缸体进行扣压(缩口),在缸体内部定位固定轴承座,进而定位固定磁轭和线圈、磁流变流体。
但是,配设在缸体内部的轴承座的沟槽,无法从缸体的外侧视认,所以缸体有可能被扣压在偏离轴承座的沟槽的部分。
当缸体扣压在偏离轴承座的沟槽的部分时,轴承座在缸体内部的定位固定强度不足。
特别是,长期使用时由于疲劳导致零件发生松动,最坏的情况是,轴承座从缸体的固定位置脱离,进一步,磁轭与杆相对滑动,从而可能发生磁轭烧着在杆上等不良状况。
因此,提供一种洗衣机,其能够将作为工作流体使用磁流变流体的阻尼器中的用于支承杆一端侧的轴承收容在缸体内,并可靠地定位固定配设在缸体内部的轴承座。
在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中,具有阻尼器以衰减收容旋转槽的水槽的振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具备:缸体;线圈,收容在该缸体内部;磁轭,收容在所述缸体内部,用于诱导所述线圈所产生的磁场;杆,以与该磁轭之间隔着微小空隙的方式贯穿所述磁轭并插设在所述缸体内;磁流变流体,填充在该杆和所述磁轭之间的所述空隙中;轴承座,配设在所述缸体的内部,用于收容支承所述杆一端侧的轴承;在所述缸体的内周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突出部,通过该突出部,将所述轴承座定位在所述缸体的轴方向上。
由此,将用于支承阻尼器的杆一端侧的轴承收容在缸体内,并能够可靠地对配设在缸体内部的轴承座进行定位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包括阻尼器的悬架单体的纵剖视图。
图2是局部剖开整个洗衣机所示的纵剖侧视图。
附图标记:
6:水槽 10:滚筒(旋转槽) 21:阻尼器 22:缸体 23:杆 34:突出部 36:沟槽 39:中间磁轭 44:上线圈 45:下线圈 48:上磁轭 49:下磁轭 57:空隙 60:磁流变流体 62:上轴承 63:壳体 63a:突部 64:下轴承 65:轴承座 70:帽 71:孔 72:弹簧 73: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一实施方式。
首先,在图2中,示出了滚筒式洗衣机的整体结构,将外壳1作为外壳层。该外壳1呈长方体状,在其中的前面部(在图2中右侧)的偏上侧,形成有洗涤物出入口2,并且在外壳1上设有用于开闭该洗涤物出入口2的门3。
在外壳1前面部的上部设有操作面板4,在其里侧(外壳1内)设有运行控制用的控制装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