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火山岩储层流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6402.5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王丹丹;魏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18 | 分类号: | G01V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火山岩 流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涉及识别储层流体的测井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识别火山岩储层流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双侧向电阻率测井获得两条测井曲线即:深侧向电阻率曲线、浅侧向电阻率曲线。深侧向电阻率曲线探测深度深,能较好的反映地层深处的真电阻率,即原状地层电阻率;而浅侧向电阻率主要探测井壁附近岩层的电阻率变化,在渗透性地层井段就反映了侵入带的电阻率,即泥浆滤液电阻率。由于深浅侧向的探测深度及位置的不同,导致地层中无论含有流体还是裂缝均能引起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
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差异既反映流体又反映裂缝特征。长期以来,在裂缝型储层中难以区分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是反映流体特征还是裂缝特征,也未见专业机构探讨过利用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区分裂缝与储层流体的差别,因此利用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识别裂缝型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长期被专业人士所忽视。
利用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识别流体,其原理在于:
当不发育裂缝的储层含油气时,由于地层的电阻率始终高于泥浆滤液的电阻率,所以当泥浆滤液驱替地层中油气所形成的侵入带电阻率总是低于地层的原状地层电阻率,此时,深、浅侧向电阻率值将出现差异,即深侧向电阻率值大于浅侧向电阻率值,称作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正差异特征。
当不发育裂缝的储层含水时,地层水(除盐水泥浆外)电阻率都是低于泥浆滤液电阻率的,所以在绝大多数含水地层中泥浆滤液排除地层水所形成的侵入带电阻率都是高于原状地层电阻率的,此时,深侧向电阻率值小于浅侧向电阻率值,称作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负差异特征。因此,利用双侧向电阻率的正负差异性可有效判断非裂缝储层的流体性质。
利用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识别裂缝,其原理在于:一般情况下,裂缝发育段的双侧向电阻率值有所降低,其降低幅度与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开度以及裂缝中的流体性质有关。在高角度裂缝中,深侧向电阻率变化不大,浅侧向电阻率由于受裂缝的影响明显降低,深浅侧向电阻率形成了较大的正幅度差(即深侧向电阻率大于浅侧向电阻率);当地层中存在低角度缝时,深浅侧向的电阻率均明显降低,二者之间表现为无差异或负差异,即浅侧向电阻率大于或等于深侧向电阻率。因此,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同样可以反映储层裂缝性质。
低孔渗、致密复杂火山岩储层含流体处往往伴随着裂缝的发育,而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是流体和裂缝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为利用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识别流体带来了难题。另一方面由于裂缝对双侧向电阻率影响的存在,致使解释人员在非裂缝性储层段,利用双侧向电阻率差异性判别流体有所顾虑。因此在裂缝型储层中,怎样有效地从双侧向电阻率曲线中识别出气层响应特征,对火山岩储层的流体识别技术意义重大。
在实际过程中,双侧向电阻率是受泥浆电阻率、围岩电阻率、侵入带电阻率、地层厚度和侵入深度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利用双侧向电阻率的差异性识别流体或者裂缝特性时,首先要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国内由于难以区分双侧向电阻率对流体与裂缝特征响应的差异性,致使在复杂裂缝性储层中,难以应用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差异性直接、准确的进行流体判别的难题,提供一种识别火山岩储层流体的方法,利用岩心、成像资料刻度双侧向电阻率的裂缝响应特征;结合生产测试结果找出裂缝型气层与裂缝型非气层,分别总结两者的双侧向响应特征;对比裂缝型气层与裂缝型非气层的双侧向响应的差异性,即找到气层的双侧向响应特征;最终建立裂缝与流体差异性研究的双侧向识别模式,从而实现在复杂火山岩储层中气层的有效识别。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识别火山岩储层流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岩心、成像资料刻度双侧向的裂缝响应特征:首先用岩心刻度成像资料,总结裂缝在成像上的特征;然后再利用所述成像资料刻度双侧向电阻率曲线,并分析裂缝在所述双侧向电阻率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最终建立双侧向裂缝响应模式;
(2)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双侧向裂缝响应模式,找出裂缝发育段;然后利用生产测试结论找出其中的气层和非气层;分别分析所述气层和非气层进而得到裂缝型气层与裂缝型非气层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
(3)对比所述裂缝型气层与裂缝型非气层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两者的差别特征,建立含气裂缝型储层与不含气的裂缝型储层的区分依据;
(4)根据步骤(3)建立裂缝与流体差异研究的双侧向识别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