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高浓啤酒稀释脱氧水制备机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6007.7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5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陶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艺生物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3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啤酒 稀释 脱氧 制备 及其 方法 | ||
1.全自动高浓啤酒稀释脱氧水制备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前端的PLC控制柜,设置于机架外侧的三段板式换热器和脱氧塔,所述全自动高浓啤酒稀释脱氧水制备机外接两条冷媒管路、酿造水管路、脱氧水管路、无菌CO2管路,所述三段板式换热器包括冷却段、预热段、加热段,所述的冷却段与两条冷媒管路相连接,所述冷媒管进口与冷却段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手动蝶阀和第二气动PID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造水管路经过第一气动开关式蝶阀、第一气动PID调节阀、体积流量计、到达预热段一端,再经过加热段到达脱氧塔上端,在加热段与脱氧塔之间设置有第二在线温度检测仪,在加热段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置有疏水器;
所述脱氧塔底部设置有管路,管路经过增压泵、第二止回阀、到达预热段一端,经过预热段到达冷却段,再到达脱氧水管路,所述的脱氧塔与增压泵之间外接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有第二手动蝶阀,所述冷却段与脱氧水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在线温度检测仪、在线溶氧仪、第二气动开关式蝶阀,所述的第二气动开关式蝶阀与在线溶氧仪之间外接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置有第三气动开关式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高浓啤酒稀释脱氧水制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CO2管路依次经过第二减压阀、阀针、浮子流量计、第四气动开关式蝶阀、第三止回阀到达脱氧塔下端一侧。所述CO2管路还通过第一减压阀、质量流量计、第三气动PID调节阀、第一止回阀到达冷却段和预热段相连接的管路上;所述的加热段一端连接有蒸汽,所述的加热段与蒸汽连接处设置有第四气动PID调节阀、管道过滤器、截止阀,所述的截止阀与蒸汽之间外接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置有第三手动球阀。
3.一种全自动高浓啤酒稀释脱氧水制备机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PLC控制柜启动后,PLC控制柜控制第一气动开关式蝶阀、第二气动开关式蝶阀及第四气动开关式蝶阀打开,酿造水通过管路进入,PLC控制柜根据体积流量计反馈信号控制第一气动PID调节阀开度,酿造水进入预热段,在预热段内通过交换热将酿造水温度提升,然后进入加热段,在加热段内,水通过蒸汽来提高温度,PLC控制柜根据第二在线温度检测仪控制第四气动PID调节阀开 度,当温度过高时,降低第四气动PID调节阀的开度,当酿造水到达脱氧塔上方时,通过脱氧塔内喷嘴将高温的酿造水往下端喷洒,进行脱氧工作,同时无菌CO2管路输送CO2至脱氧塔底部一侧,CO2往上移动起到驱赶溶解氧的作用,将氧气和大部分CO2从脱氧塔顶端释放,在同时经过脱氧后的水也进行了一部分CO2的溶解,PLC控制柜根据在线液位检测仪控制增压泵,当液位过高时,提高增压泵的流量,经过脱氧后的水经过增压泵到达预热段,此时的水具有一定温度,这时就和进来的酿造水在预热段进行热交换,将进来的常温酿造水温度提高,将经过脱氧后的水温度降低,经过降温后的水到达冷却段,在到达冷却段之前与CO2混合,到达冷却段后,通过冷媒管路的降温,在脱氧水经过第一在线温度检测仪时,PLC控制柜根据第一在线温度检测仪反馈信号,控制第二气动PID调节阀开度,整个脱氧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全自动高浓啤酒稀释脱氧水制备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脱氧水在进入冷却段之前与CO2混合时,通过质量流量计及气动PID调节阀的应用,为脱氧水中CO2的准确添加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由PLC控制柜根据质量流量计采集到的流量信号与数学模型设定计算所需CO2量的对比来确定第三气动PID调节阀的开度,PLC及开环控制原理的应用,避免了闭环控制法中反馈调节滞后现象所带来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艺生物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艺生物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0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致液晶聚芳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汽车实训平台中央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