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NS中继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03523.4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1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ns 中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NS中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是一种用于TCP/IP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数据库,提供域名与IPv4/IPv6地址之间的转换。通过域名系统,用户进行某些应用时,可以直接使用便于记忆的、有意义的域名,而由网络中的域名解析服务器解析为正确的IPv4/IPv6地址。
一般情况下,用户终端在进行网络配置时需要特别配置使用的DNS服务器,用于域名的解析。配置DNS服务器的同时还需要配置默认网关,对于网络拓扑中存在大规模用户的情况,这样配置任务将非常繁重,工作量很大,大大降低了网络管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DNS中继方法和装置,使用户端的接入网关设备同时成为DNS服务设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DNS中继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的DNS请求;
记录所述DNS请求中的域名和用户端信息;
将所述DNS请求发送至DNS服务器;
接收所述DNS服务器的返回的IP地址;
根据记录的域名和用户端信息将所述IP地址返回至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DNS服务器的IP地址预先设置在本地。
一种DNS中继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的DNS请求;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DNS请求中的域名和用户端信息;
请求模块,用于将所述DNS请求发送至DNS服务器;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DNS服务器的返回的IP地址;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域名和用户端信息将所述IP地址返回至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DNS服务器的IP地址预先设置在本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户端的接入网关设备同时成为DNS服务设备,对于大规模终端用户的网络拓扑中,大大减少了配置DNS服务器所需的工作量,提高了网络管理效率,设置的用户和域名缓存机制可有效降低网络开销,缓解网关设备通信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NS中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NS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NS中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01,接收用户端的DNS请求。
网关接收来自用户端的DNS请求,所述用户端的DNS服务器IP地址预设为其上联的网关IP地址。
S102,记录所述DNS请求中的域名和用户端信息。
所述DNS请求中包括但不限于:域名和用户端信息。所述用户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端名称、用户端的设备标识号和物理地址。
网关接收用户端的DNS请求时还可以缓存所述用户端信息;缓存的用户端信息的个数也有一定的限制,可以手动配置,例如,范围是1-5000个,默认是3000个。
缓存的用户端信息有一定的存活时间,如果所述用户端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DNS请求,则删除该用户端的信息。用户端信息的存活时间可以手动配置,范围1-100秒,默认5秒,超时后所述用户端信息将被删除。
S103,将所述DNS请求发送至DNS服务器。
网关将所述DNS请求发送至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所述DNS服务器的IP地址预先设置在网关本地,即由网关向真正的DNS服务器发出域名解析请求,从而使网关设备具备DNS中继功能,对用户端而言,该网关设备同时还是DNS服务设备。
S104,接收所述DNS服务器的返回的IP地址。
所述DNS服务器经过域名解析,返回所述域名对应的IP地址。所述IP地址包含在DNS解析应答报文中。
S105,根据记录的域名和用户端信息将所述IP地址返回至所述用户端。
将所述域名对应的IP地址,根据S102中记录的域名和用户端信息返回至发送所述DNS请求的相应用户端。
将所述IP地址返回至所述用户端的同时,在网关的域名缓存中记录所述域名与所述IP地址的映射关系。
如果网关接收到来自其他用户端的DNS请求,可根据DNS请求中的域名,查询域名缓存中的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机座
- 下一篇:一种防止小孩被遗留在车内的自动提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