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摆角抽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2211.1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兆胜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摆角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油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宽摆角抽油机。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中,主要采用游梁式抽油机将石油从油井中抽出,目前,常规的游梁式抽油机一般由悬绳器、驴头、游梁、机架、连杆、减速器、曲柄、平衡装置、底座、机架和电机等组成,但这种结构的游梁机存在着冲程短、排量小、体积大、重量重、能耗高的缺点,最主要还存在因自发电引起电网畸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
中国专利号“201120146696.0”公开了一种滑轮增程游梁式抽油机,其公开日为2011年11月16日,其包括机架、游梁、驴头、上动滑轮、下动滑轮、横梁连杆、负荷承重带、悬带器、电机、减速器和曲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之间安装有传动装置,在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曲柄,能上下摆动的游梁的中部铰接在机架的顶部,横梁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游梁的右部上,横梁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曲柄上。
中国专利号“02212499.3”公开了一种轮式抽油机,其公开日为2003年04月02日,包括底座、电机、减速器、曲柄、连杆横梁、摆梁、吊绳、支架、平衡重块,支架的顶端装置增程轮,游梁的一端与支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柔性件与增程轮相连接,中部与连杆横梁相连。
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以下缺陷:
一、当吊绳下冲程运行时,此时吊绳上无石油负荷,曲柄只受到游梁和驴头的自重冲击力,当吊绳上冲程运行时,曲柄受到游梁及驴头的自重冲击力和所抽石油的重力,因此,在抽油过程中,曲柄受到的冲击力不均匀且随时在改变,容易导致曲柄损坏,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事故,且曲柄被损坏后,难以修复,而如果更换配件,则成本更高。二、由于游梁机每次启动时平衡锤都处于其运动轨迹的最下方,而平衡锤的重量非常重,要将平衡锤从其运动轨迹的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需要大功率的电机才能启动,因此,游梁式抽油机的启动难,但当游梁式抽油机启动后,又只需要大功率电机的一半功率即可维持抽油运转,导致抽油机的耗电量高。三、当平衡锤从其轨迹的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时,由于平衡锤的重量非常重,其下冲速度会非常快,当平衡锤的下冲速度大于电机的转速时,其下冲程过程中的势能就会转换成电能,从而产生较大的脉冲电流,使电网产生严重的畸变,引起电机设备的大面积停机和死机,即产生所谓的 “晃电”现象,从而导致设备损坏以及抽油停止。四、目前,游梁式抽油机在运转时必须要给主箱体加油以增加润滑性,但是加油以后,变速箱就易出现漏油的现象,会带来安全隐患,容易漏油。五、游梁式抽油机采用一次减速机构,当需要改变游梁式抽油机的冲次时,需要更换相应的皮带轮和皮带等,更换工序复杂且更换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六、游梁式抽油机的整体自重非常重,消耗的钢材量大,采购抽油机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游梁式抽油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宽摆角抽油机,本发明采用变速机构与曲轴轮配合实现抽油,以较小功率电机就能启动抽油机和维持抽油机工作,还能够方便地调整抽油机的冲次和冲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宽摆角抽油机,包括电机、支架、连杆、变速机构、吊绳、定滑轮、井口抽油装置、摇臂和摇臂支柱,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摇臂支柱上,另一端与吊绳连接,吊绳通过支架上的定滑轮连接井口抽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曲轴轮,所述曲轴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曲轴轮与变速机构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摇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曲轴轮活动连接。
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和减速箱,变速箱通过皮带轮与电机连接,减速箱通过十字连接轴与变速箱连接,十字连接轴与变速箱之间设置有刹车装置,减速箱内设有两个减速齿轮,两个减速齿轮分别与两个曲轴轮外沿啮合。
所述变速箱为变速范围在1:1—7:1的5档位变速箱,变速箱上设置有控制档位的操作杆和离合器,操作杆和离合器配合调节变速箱的转速。
所述变速箱与减速箱的转速比为7:1。
所述减速齿轮与曲轴轮的转速比为10:1。
所述曲轴轮上设置有配重平衡块,配重平衡块的设置位置与连杆和曲轴轮的连接点在曲轴轮上相对称,且配重平衡块的重量与连杆重量相同。
所述摇臂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是曲轴轮直径的1倍,摇臂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摇臂支柱上,另一端倾斜设置,沿倾斜面依次设有多个调节冲程的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兆胜,未经李兆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辅助电路
- 下一篇:方向盘的多工位三轴施力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