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变速宽摆角抽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2187.1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兆胜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宽摆角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变速宽摆角抽油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是经过电机一次减速后,连接连杆机构,再使曲柄回转运动,从而带动抽油杆做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抽油功能,此时抽油的上冲程和下冲程的速度相同,冲程距离相同,并且所消耗的时间也相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位于地下通道中的抽油装置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边缘磨损的情况,磨损后的抽油装置与地下通道会产生间隙,此时如果上冲程与下冲程所耗的时间一致,往上抽的油则会大量的从间隙中往下流,如果在保证抽油效率的前提下,缩短抽油装置的上冲程时间,则可有效的避免上抽油下流的问题。
现有的抽油机也有对上下冲程时间进行调节的改进,如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84646.4,公告日为2005-9-14,名称为“自变速节能抽油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变速节能抽油机,包括传动机构中的减速箱和抽油杆,减速箱的输入轴通过皮带轮与电机转动连接;其特征是在所述减速箱(2)的输出轴(5)上安装一个准圆偏心齿轮(6),与其相互啮合的节曲线齿轮(7)安装在减速箱体上;所述节曲线齿轮(7)的周长由若干段曲线连接成以转动中心为对称的封闭的曲线组成,其节曲线方程R2为式中:A为节曲线齿轮(7)和准圆偏心齿轮(6)的转动中心R2和R1之和;(6)的转动轨迹方程式;D=A/r,为相对中心距;ε=e/r,为偏心率;所述节曲线齿轮(7)的周长与所述准圆偏心齿轮(6)的圆周长相等;所述节曲线齿轮(7)的输出轴与抽油机的曲柄连杆机构(3)转动连接。
上述抽油机是通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偏心齿轮来实现自动变速,实现上冲程慢、下冲程快的效果。但是这种偏心设置的变速结构,磨损较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转速较快,这种变速结构在使用一年左右就易出现问题进行更换,
再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20146696.0,公告日为2011-11-16,名称为“滑轮增程游梁式抽油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滑轮增程游梁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游梁、驴头、上动滑轮、下动滑轮、横梁连杆、负荷承重带、悬带器、电机、减速器和曲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之间安装有传动装置,在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曲柄,能上下摆动的游梁的中部铰接在机架的顶部,横梁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游梁的右部上,横梁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曲柄上,在游梁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驴头,在驴头的上端内侧安装有上动滑轮,在驴头的中部内侧安装有下动滑轮,在驴头的外侧自上而下安装有导向滑轮,在驴头下方的机架上固定有固定器,负荷承重带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器上,负荷承重带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下动滑轮、上动滑轮和导向滑轮后与悬带器固定在一起;在曲柄或/和游梁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配重装置。
综合以上专利,其采用的是传统的减速器和曲柄结构实现驴头的往复运动实现抽油,但是其减速器只能对曲柄的转速进行整体速度调整,而曲柄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就不仅会出现势能转换为电能、旋转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而且现有的变速结构均是采用变速箱或者偏心轮的结构,在运转时必须要给主轴加油以增加润滑性,但是加油以后,变速箱就易出现漏油的现象,会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抽油机存在的上冲程时间过长、并且现有的变速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磨损较大且容易漏油的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变速结构耐磨损性能强、不需要添加润滑油的自变速宽摆角抽油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变速宽摆角抽油机,包括电机、变速机构、摇臂支柱、设置在摇臂支柱上的摇臂、设置有定滑轮的支架以及井口抽油装置,所述电机与变速机构相连,摇臂末端设置的吊绳通过支架上定滑轮连接井口抽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连接有主动曲轴轮,主动曲轴轮啮合有从动曲轴轮,主动曲轴轮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一端与从动曲轴轮相连,连接件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摇臂相连,所述与从动曲轴轮相连一端的连接件上设置有滑动槽,从动曲轴轮上的轴承套接在滑动槽内。
所述与从动曲轴轮连接的连接件一端设置有弧形弯折,连接件另一端与连杆为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弯折部分所在圆的圆心与从动曲轴轮的圆心重合。
所述主动曲轴轮和从动曲轴轮各为两个,各主动曲轴轮相对于变速机构对称设置,各从动曲轴轮相对于变速机构对称设置,两主动曲轴轮之间通过固定架连接,两从动曲轴轮之间也通过固定架连接,相应的连接件和连杆也各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杆均与摇臂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兆胜,未经李兆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
- 下一篇:铸造法生产类似单晶大面积晶种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