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播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0832.6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建川勉;大谷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17/028 | 分类号: | G11B17/02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播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CD或DVD等光盘(disk)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再生的光盘播放器,特别涉及将马达作为驱动源来使光盘旋转的转台(turn table)的改进。
背景技术
通常,光盘播放器具备:转台,将马达作为驱动源而旋转;以及夹具,对置地配置于该转台的上方;在由转台和夹具夹持被搬运至装置内的光盘的状态下,利用马达的驱动力来对转台进行旋转驱动。在这样的光盘播放器中,虽然已知金属制的转台,但在近年来广泛采用了低价且容易制造的树脂制转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树脂制转台由圆板状的成形品构成,在其上表面中央形成有光盘的定位用突部,并且在上表面周边形成有作为光盘载置面的圆环状凸部。
这种树脂制转台构成为,将设置在定位用突部的中心的安装孔压入并固定在马达的旋转轴上,将马达作为驱动源而与光盘一体地旋转。此时,由于光盘的中心孔嵌入定位用突部,并且光盘的下表面载置在圆环状凸部上,所以光盘以定心(centering)在转台上的状态,在与马达的旋转轴正交的平面内旋转。并且,通过使光学拾波器(optical pick-up)向旋转的光盘的径向移动,能够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再生。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20689号公报
前述的树脂制转盘通过注射成形来得到,该注射成形为:从缸主体的喷嘴向已合模的模具内的空腔(cavity)射出熔融树脂,并在空腔内使该熔融树脂冷却并固化后,将模具开模并将空腔内的成形品排出。然而,在这样的注射成形中,由于在熔融树脂的流动所合流的位置必然产生被称为熔接痕(weld line)的线状痕,所以在成为光盘的载置面的圆环状凸部的表面上产生熔接痕的情况下,圆环状凸部的平坦度劣化,从而不能忽略在光盘载置面上的面振动。由于这样的理由,在以往的树脂制转台中,通过目视检查在成形品中熔接痕的产生状态,或实施某些后处理来使光盘载置面的表面平滑化,但是这成为使生产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树脂制转台的生产性、且易于实现成本降低的光盘播放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光盘播放器,具备:树脂制的转台,通过注射成形而成形;以及马达,安装在底架上;通过将该马达作为驱动源而使上述转台旋转,载置在该转台上的光盘一体地旋转,在上述光盘播放器中,在上述转台的外周缘侧形成有成为光盘的载置面的环状凸部,并且该环状凸部被多个凹部沿周向断开,从而使在注射成形时产生的熔接痕位于上述凹部内。
在这样构成的光盘播放器中,使用通过注射成形而成形的树脂制的转台,在该树脂制转台的外周缘侧形成有成为光盘的载置面的环状凸部,并且熔接痕位于将该环状凸部沿周向断开的凹部内,所以即使不进行繁琐的后处理,也能够良好地确保环状凸部的平坦度,从而能够高精度且低价地成形面振动较小的树脂制转台。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为,在树脂制转台的中央部形成有插入光盘的中心孔的定位用突部,若在该定位用突部上设定熔融树脂的填充口、即浇口,并且在径向上的定位用突部与多个凹部之间分别形成有贯通孔,则从浇口填充的熔融树脂通过贯通孔的两侧部在凹部合流,所以使熔接痕可靠地位于凹部内。此外,若在树脂制转台上形成这样的贯通孔,则在预先将转台固定在马达的旋转轴上并且同芯的状态下,能够使用插入到贯通孔中的螺丝刀等工具,将马达简单地安装在底架上,并且能够抑制面振动和芯振动的两者。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贯通孔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沿周向以等角度间隔排列有三个以上的贯通孔,且沿周向以等角度间隔设定有三个以上的浇口。特别是,若贯通孔的个数为四以上的偶数,且在这些各贯通孔中,各个浇口位于沿周向每隔一个置地配置的半数个的贯通孔的径向内侧,剩余半数个的贯通孔位于沿周向相邻的一对浇口之间,则从一个浇口填充的熔融树脂不仅从与该浇口接近的贯通孔,而沿两个相邻位置的贯通孔流动,能够使熔接痕可靠地位于与各贯通孔对置的凹部内。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若在转台的定位用突部的中心形成有将马达的旋转轴压入的安装孔,且贯通孔分别位于将该安装孔与各凹部连结的直线上,则能够使熔接痕更可靠地位于与各贯通孔对置的凹部内。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派株式会社,未经阿尔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0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增湿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沥青调制挥发油烟收集处理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