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铜锡金属尾矿制造微晶玻璃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8449.1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德开;杨永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德开;杨永菊 |
主分类号: | C03C10/14 | 分类号: | C03C10/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李红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锡金 尾矿 制造 玻璃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晶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用铜锡金属尾矿制造微晶玻璃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玻璃陶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是近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玻璃系统,其中Li2O-Al2O3-SiO2(LAS)系微晶玻璃凭借其优良的耐热冲击性、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甚至接近于零或负的热膨胀系数,在理论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LAS微晶玻璃已经成为继普通纳钙硅钢化玻璃、硼硅酸盐系列玻璃之后的又一新型高性能安全玻璃。
LAS微晶玻璃生产一方面对原料有较严格的要求,导致获取合格的原料难度加大,成本上升,从而制约了LAS微晶玻璃的发展;另一方面生成过程中熔化温度(1500℃以上)和晶化温度(800℃以上)都较高,导致能耗较大,生产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云南省滇南地区极易获得的铜锡金属尾矿作为LAS微晶玻璃生产原料的主料,从而实现了废弃资源再生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无染,也降低原料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熔化温度和晶化温度相对较低的生产方法,从而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铜锡金属尾矿制造微晶玻璃板材,该板材所用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铜锡金属尾矿50~70%;白云石5~15%;石灰石8~18%;高岭土5~10%;碳酸锂5~10%;纯碱2~4%;碳酸钾2~4%;磷酸二氢铵2~4%;碳酸钡4~8%。要求所述原料经化学分析,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配合时满足:Li2O:2.5~5.5%;Al2O3:15~30%;SiO2:55~70%;Na2O:0.5~1.0%;K2O:0.5~1.0%;P2O5:0.5~1.0%;MgO:0.5~1.0%;BaO:1.0~2.0%;ZnO:1.0~2.0%;Sb2O3:1.0~2.0%;TiO2:0.0~2.0%;ZrO20.0~2.0%;Ta2O5:2~5%。
用铜锡金属尾矿制造微晶玻璃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
(1)将上述技术方案确定的原料成分粉碎并均匀混合;
(2)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熔制,熔化温度为1100-1300℃,时间1.2~1.0h;
(3)熔制后采用压延、压制或浮法工艺成型成板材;
(4)将成型的玻璃板材进行晶化处理,晶化温度500~700℃,时间2.0~8.0h;
(5)晶化处理后的微晶玻璃板材在晶化炉内进行自然冷却;
(6)进行切削、研磨和抛光制成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用云南省滇南地区极易获得的铜锡金属尾矿作为LAS微晶玻璃生产原料的主料,实现了废弃资源再生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无染,也降低原料成本。提供了一种熔化温度和晶化温度相对较低的生产方法,从而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设计原料组分:依据化学成分的选择条件:Li2O:2.5~5.5%;Al2O3:15~30%;SiO2:55~70%;Na2O:0.5~1.0%;K2O:0.5~1.0%;P2O5:0.5~1.0%;MgO:0.5~1.0%;BaO:1.0~2.0%;ZnO:1.0~2.0%;Sb2O3:1.0~2.0%;TiO2:0.0~2.0%;ZrO20.0~2.0%;Ta2O5:2~5%和分析获得的铜锡金属尾矿、白云石、石灰石和高岭土的化学成分,配制成以下原料成分:铜锡金属尾矿55%;白云石8%;石灰石10%;高岭土10%;碳酸锂6%;纯碱3%;碳酸钾2%;磷酸二氢铵2%;碳酸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德开;杨永菊,未经何德开;杨永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8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结构
- 下一篇:电子元件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