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为基体的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8014.7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 |
主分类号: | C08L65/00 | 分类号: | C08L65/00;C09K3/00;C08K9/10;C08K3/08;C08G6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泡沫 材料 基体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以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为基体、铁粉和聚噻吩高分子化合物掺杂的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变电站、无线通讯站及传感器等高新技术的普及,吸波材料已经进入了被广泛应用的阶段。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些电子电器设备的普及所带来的电磁辐射及干扰问题日益严重,例如由于电磁波干扰导致飞机航班被延误,医院电子医疗仪器无法正常工作;使用各种电子产品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会通过非热效应、累积效应及热效应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甚至生殖系统产生直接伤害;此外,手机、电脑等在使用过程中辐射的电磁波,在干扰其它信号的同时也很可能导致国家及个人机密信息的泄露,诸如此类的由电磁波辐射引起的问题在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今天正在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
吸波材料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干涉型和吸收型两大类,其中吸收型吸波材料又可分为磁损耗型和电损耗型两种。磁损耗型吸波材料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磁损耗正切角,利用磁滞损耗、畴壁共振和自然共振、后效损耗等磁极化机制衰减吸收电磁波,主要包括铁氧体粉体、羰基铁粉、超细金属粉、纳米相材料等。电损耗型吸波材料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电损耗正切角,依靠介质的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分子极化或界面极化衰减吸收电磁波,主要包括导电碳黑、碳化硅、金属短纤维、导电高分子等。目前,对于吸波材料来说,单纯的磁损耗型或电损耗型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且单独使用这些材料时大多存在吸波能力弱,吸波频带窄、质量重、不耐高温和机械性能较差等不足。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就要在传统吸波材料的基础上,突破原有材料的局限,积极研制新型吸波剂,探索集磁损耗和电损耗于一身的复合型吸波材料。
裘式纶等(专利公开号:CN 101649110A)公开了以分子筛、铁氧体和聚苯胺掺杂的复合吸波材料,其借助于分子筛特殊的孔道特性组装上了具有电消耗型的聚苯胺和磁消耗型的铁氧体,提高了吸波效果,但吸波频带较窄,吸波能力有限,且材料质量较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波能力弱,吸波频带窄、质量重等问题而提供一种以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为基体的复合吸波材料。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为基体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吸波材料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一种以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为基体的复合吸波材料,该复合吸波材料以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为基体、铁粉和聚噻吩高分子化合物掺杂制成,其原料配比为:以质量百分数计,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8~30%、铁粉10~70%和聚噻吩10~80%。
所述的铁粉为超细粉,粒径大小为0.1~0.5μm。
一种以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为基体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两个步骤:a.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包覆铁粉的合成;b.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包覆铁粉和聚噻吩组装。具体制备步骤过程如下:
(1)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包覆铁粉的合成
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1,3,5-均三甲苯为扩孔剂,按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正硅酸乙酯、1,3,5-均三甲苯、盐酸溶液和铁粉摩尔比为1∶50~60∶39~48∶280~350∶3~30,先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溶解在盐酸溶液中,然后加入1,3,5-均三甲苯,再加入正硅酸乙酯于40~60℃恒温水浴中搅拌10min,之后将铁粉加入其中搅拌48h,然后将此混合物于130~150℃水热晶化72h,再经过过滤,洗涤,干燥,最后采用焙烧法(室温下,以2℃/min升温速率升至550℃,并于550℃保持8h)除去模板。
(2)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包覆铁粉和聚噻吩组装
将一定量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包覆铁粉(其中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和铁粉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30%和10~70%)加入到80~100mL的氯仿中,超声分散4h~6h,待介孔氧化硅泡沫材料包覆铁粉均一分散在氯仿中后,继续加入一定量的噻吩单体(质量分数占10~80%),继续搅拌3h~5h,然后加入0.1~0.5g无水三氯化铁引发聚合反应,在室温下继续搅拌24h,过滤,用乙醇和蒸馏水反复洗涤直至滤液变为无色为止,最后将制得的产物在80℃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未经张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8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