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主动式云端电源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97540.1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莆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低碳动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主动 云端 电源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二次电池管理方案,更详而言之,是通过云端管理系统掌控二次电池的电性资讯,并向使用者提供关于该二次电池的一般状态信息或即时预警信息,期以主动式的监控及提醒服务,维护二次电池的使用效能和安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车辆启动电池或设有电池的装置(如UPS不断电系统)所配备的电池管理系统,最主要在于电池的充电及放电监控,提供给车辆或装置使用者的资讯,也仅限于通过车辆仪表板或装置上的显示仪器所显示的电池剩余容量以及低电量警示,使用者所得知的电池状态是极为粗略的,对于电池的种类、制造厂商、出厂时间、保固期剩余期间、电性状态(例如:串联数量、总电压、分串电压、温度、充放电次数)、车辆时速与电池状态的关系、以及应何时进行定期维修可说是一无所知,因此只有在车辆或装置因电池故障而停滞,或电池状态不佳导致航行里程缩短、行进间顿锉、马力不足、爆冲、甚或是无法启动引擎等问题时,才惊觉电池有问题而送厂维修,厂商的解决方案则是更换新电池或二手电池做为替代。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厂商和使用者之间缺乏主动管理的角色和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二次电池主动式云端电源管理系统,包含云端伺服管理模块、安装于使用者的智能型行动装置的使用端管理模块、安装于车辆或设有电池的装置用以采集二次电池的电性资讯的电路监控模块。通过云端伺服管理模块掌控二次电池的电性资讯,并向使用者提供关于该二次电池的一般状态信息或即时预警信息,期以主动式的监控及提醒服务,维护二次电池的使用效能和安全。
本发明通过使用者的智能型行动装置所装载的使用端管理模块和安装于车辆或设有电池的装置的电路监控模块即时采集二次电池的电性资讯,并封包定时上传至云端伺服管理模块,云端伺服管理模块将所收到的电性资讯与数据库所储存的电池数据进行配对、比对及分析,进而将比对及分析结果转换成一般状态信息或即时预警信息。一般状态信息以定时方式向使用端管理模块传递,以便使用者通过该使用端管理模块了解二次电池目前最新的电性资讯,即时预警信息以即时方式向使用端管理模块传递,使用者可得到即时的警示而做相对的处理和因应。
达成上述目的的主要技术包括:
一云端伺服管理模块、至少一安装于使用者的智能型行动装置的使用端管理模块、以及至少一安装于车辆或设有电池的装置以采集二次电池的电性资讯的电路监控模块;该云端伺服管理模块和该使用端管理模块具备网络暨行动传输功能用以彼此相对执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该电路监控模块通过无线传输将电性资讯传给使用端管理模块;该电路监控模块监控二次电池的电性资讯,并将该电性资讯发送给该使用端管理模块,该使用端管理模块将所接收的电性数据上传该云端伺服管理模块,该云端伺服管理模块接收、处理、储存从该使用端管理模块所传输的即时电性数据,并将该即时电性数据与预设值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在该预设值的容许范围内,则产生一般状态信息,若比对结果不在该预设值的容许范围内,则产生即时预警信息;该云端伺服管理模块以定时方式将一般状态信息发送至该使用端管理模块,以即时方式将即时预警信息发送至该使用端管理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二次电池主动式云端电源管理系统可与任何安装有二次电池的设备或装置配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云端伺服管理模块、使用端管理模块、电路监控模块的连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云端伺服管理模块、使用端管理模块、电路监控组的方块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云端伺服管理模块;11-会员管理单元;12-二次电池管理单元;13-二次电池即时监控单元;14-使用习惯监控单元;15-信息推播单元;16-互动管理单元;17-核心管理单元;30-使用端管理模块;31-会员数据登录单元;32-电性资讯即时接收单元;33-电性资讯定时发送单元;34-信息处理单元;35-云端资讯接收单元;36-云端资讯显示界面;37-核心管理单元;50-电路监控模块;51-检测电路;52-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低碳动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低碳动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7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内部抛光机械
- 下一篇:由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高效管壳型固定床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