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美CX型心脏自动灌注仪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7417.X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华;齐军;李家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传华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5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x 心脏 自动 灌注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疗器械,直接涉及龙美CX型心脏自动灌注仪,特别适用于向实验动物心脏灌注组织固定液使用。
背景技术目前,神经科学的研究是世界上的热点研究学科,进展迅猛。而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实验动物神经系统经特殊药液固定后,对神经组织进行免疫学研究,分析神经细胞微观分子生物学改变。由于我国尚没有在体心脏灌注仪器,因此神经科学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严重滞后于欧美国家和日本。国际上虽有同类产品,但是其不能精确控制灌注液流速,无法将流速同步显示,无法确定具体实验动物个体所需要的最佳灌注量,因此无法使相同处理实验动物的灌注效果达到均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龙美CX型心脏自动灌注仪,它能有效地解决:由于我国尚没有在体心脏灌注仪器,因此神经科学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严重滞后于欧美国家和日本。国际上虽有同类产品,但是其不能精确控制灌注液流速,无法将流速同步显示,无法确定具体实验动物个体所需要的最佳灌注量,因此无法使相同处理实验动物的灌注效果达到均一的严重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龙美CX型心脏自动灌注仪,具有注塑壳体和步进驱动器,所述注塑壳体外部下端一侧设置动标电子数码显示器,中间位置设置复位按钮和同步调节器,另一侧端设置电源显示控制器,注塑壳体内部设置微控芯片单元和步进驱动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是:所述步进驱动器上端设置自动灌注单元,自动灌注单元内设置半圆型导管置放室,半圆型导管置放室中间位置设置半圆隐置阻尼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半圆型导管置放室半圆隐置阻尼槽后部上端设置第一动力轮,下端设置第二动力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是:所述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中间位置设置转轴,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內外侧设置第一灌注导压轮、第二灌注导压轮和第三灌注导压轮。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方案是:所述第一灌注导压轮、第二灌注导压轮和第三灌注导压轮后端设置灌注导管置放架,灌注导管置放架上端设置灌注导管输入第一开口和灌注导管输出第二开口。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第一灌注导压轮、第二灌注导压轮和第三灌注导压轮后端设置灌注导管置放架,灌注导管置放架上端设置灌注导管输入第一开口和灌注导管输出第二开口,其特点在于:当灌注导管置与自动灌注单元时,灌注导管置放架实现可将灌注导管平置与灌注导管输入第一开口和灌注导管输出第二开口内。
又由于采用了在半圆型导管置放室中间位置设置半圆隐置阻尼槽,其特点在于:当灌注导管置与半圆隐置阻尼槽后,半圆隐置阻尼槽即可实现可将灌注导管半隐置,还更可实现灌注导管在半圆隐置阻尼槽内受到阻尼不移位。
还由于采用了在注塑壳体內设置微控芯片单元和步进驱动器,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內外侧设置第一灌注导压轮、第二灌注导压轮和第三灌注导压轮,其特点在于:当向动物体內灌注药液时,微控芯片单元即可实现可按动物所需人为设定数量和时次,步进驱动器还可实现可驱动第一灌注导压轮、第二灌注导压轮和第三灌注导压轮自动循环而灌注。
本发明连接到特定的灌流装置,用灌流液灌注,排除了神经和体液的控制,配合特别分析软件还可记录心室内压、动脉血压和心电信号,自动分析各项生理参数,在生理、病理以及药理学研究中可得到广泛所应用。
使用本发明,具有方便安全之优势,是在心血管和药理学领域研究中的重大新突破,将动物组织固定,以便对实验动物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用这种方法固定后的组织,可以长期保存,随时使用,而不影响实验效果。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发明龙美CX型心脏自动灌注仪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结构,注塑壳体1外部下端一侧设置动标电子数码显示器2,中间位置设置复位按钮3和同步调节器4,另一侧端设置电源显示控制器5,注塑壳体1内部设置微控芯片单元6和步进驱动器7,步进驱动器7上端设置自动灌注单元8,自动灌注单元8内设置半圆型导管置放室9,半圆型导管置放室9中间位置设置半圆隐置阻尼槽10,半圆型导管置放室9半圆隐置阻尼槽10后部上端设置第一动力轮11,下端设置第二动力轮12,第一动力轮11和第二动力轮12中间位置设置转轴13,第一动力轮11和第二动力轮12內外侧设置第一灌注导压轮14、第二灌注导压轮15和第三灌注导压轮16,第一灌注导压轮14、第二灌注导压轮15和第三灌注导压轮16后端设置灌注导管置放架17,灌注导管置放架17上端设置灌注导管输入第一开口18和灌注导管输出第二开口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传华,未经王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7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