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7140.0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晓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防治 水土流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属于环境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植物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可耕土地只有15亿亩。由于近年来,国民经济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国土资源大量流失。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而且每年还在以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每年有50亿吨泥沙流入水库和湖泊,造成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是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极具潜力的地区之一;但其中不利于开发的土地也较多,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不合理利用给甘肃的土地造成了很多问题。甘肃土地的沙漠化、土壤侵蚀和耕地的变迁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专家重点研究的对象;且甘肃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土壤总侵蚀面积达3.954×105km2,占全省总面积的87.2%。主要分布在中部和陇东黄土高原的黄河流域和陇南长江流域及内陆流域。侵蚀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5%、13.5%、21%。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解决甘肃的土地资源对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治理和西部大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针对黄土高原大片人口密度比较小、降雨适当的地区,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恢复植被覆盖,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种植方法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等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植物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种植区平均分成4~9块小种植区,在小种植区周边,种植2~3年木槿,木槿之间的株距0.5~1m;再在距木槿0.5m2面积内挖长0.5~1m、宽0.5~1m、深0.5~0.7m的穴坑,然后将杂草作底肥,一层肥一层土,种植薄荷,其株距2.5~3m;再在距薄荷0.5m2面积内种植1~1.5m2的三叶草。
本发明所述一种植物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一、在每年的11月份在种植区开始平整山地、做畦,畦的规格为:沟深50~70cm×宽50~70cm;把底土翻上来,表面土埋下去,一层土一层肥,肥料,每亩选用有机肥200~250kg、农家肥2000~2500kg,覆土后进行作物种植;
二、将步骤一所述种植区平均分为4~9块小种植区,在小种植区周边,种植2~3年木槿,木槿之间的株距0.5~1m;
三、将步骤二所述小种植区周边距木槿0.5m,挖长0.5~1m、宽0.5~1m、深0.5~0.7m的穴坑,然后将杂草作底肥,一层肥一层土,种植薄荷,其株距2.5~3m;
四、在每株薄荷下种植1~1.5m2的三叶草。
利用作物与自然的微妙相关作用关系,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同作物优化组合,建立不同生态作物园主体栽培模式,植物的相互作用(深根植物、浅根植物、地被植物、地表栽培植物),植物的各个器官,每年的根、茎、叶、花、果呈立体递式,产生复合效益。
采用多维模式,发展生态高效作物园,实现优化林草生态组合,有效控制作物农残,控制水土流失,控制病虫害发生,引诱天敌治虫,抑制杂草丛生,减化肥减农药,实现生物防治生物固氮,花香果香帮助作物提香,增强作物持嫩性、提高品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多维模式发展高效的种植方法,多层次绿化,保护生态。
本发明所述一种植物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木槿花在作物树病虫害高峰期引诱多种蜂类、蚂蚁类等作物树害虫的天敌,起到以虫治虫的效果,木槿花又是很好的鲜花蔬菜,全身是宝,具有可入百药治百病的特殊功效;薄荷在园林中作低湿处地配合花境观赏栽培,能够快速覆盖地面,且少有病虫害;三叶草是免费的化肥工厂、生物固氮,能蓄水保水,具有保墒作用,又是很好的家禽饲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
实施例1(以陇南地区的茶叶为例)
一、在每年的11月份在种植区开始平整山地、做畦,畦的规格为:沟深50cm×宽50cm;把底土翻上来,表面土埋下去,一层土一层肥,肥料,每亩选用有机肥200kg、农家肥2000kg,覆土后进行茶种植;
二、将步骤一所述种植区平均分为4块小种植区,在小种植区周边,种植2年木槿,木槿之间的株距0.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晓,未经林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7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苯三甲酰氯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太阳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