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磁共振造影材料和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96501.X 申请日: 2012-08-20
公开(公告)号: CN103623435A 公开(公告)日: 2014-03-12
发明(设计)人: 陈国军;黄颂平;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迈格锐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49/06 分类号: A61K49/06;A61K49/18
代理公司: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何平
地址: 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磁共振 造影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磁共振造影材料和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诊断的目的是能够清晰的观察人体的器官和组织。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和无放射性的医疗诊断方法。在通常情况下,不同的组织中质子密度仅有微小的差别,这就使得各个器官的影像对比度不高。所以,我们通常采用造影剂来改变组织内质子的弛豫时间,从而增强正常组织和病灶组织之间的对比度,使医生诊断出疾病。

磁共振造影剂分为两类:即T1造影剂和T2造影剂。T1造影剂能够缩短纵向弛豫时间得到明亮的信号;而T2造影剂能够缩短横向弛豫时间得到暗淡的信号。显然,T1造影剂在诊断方面优于T2造影剂。目前,商业化的造影剂多为T1造影剂,他们都是含Gd3+的多氨基多羟羧基顺磁性化合物。目前常用的造影剂有马根维显,欧乃影,莫迪司等;上述含Gd化合物结构不太稳定,在体内易产生游离的Gd,这可能引起系统性肾原纤维化疾病和肾原纤维化皮肤病,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

普鲁士蓝分为两种,一种为可溶性的,分子式为KFe[Fe(CN)6]·nH2O,n=1~5;一种为不溶性的,分子式为Fe4[Fe(CN)6]3·nH2O,n=14-16,Huang等在美国专利US8092783B2中描述了Gd掺杂到结构通式为A4xFe4-xIII[FeII(CN)6]3+x·nH2O的普鲁士蓝中作为纳米磁共振造影剂,但该通式实际为不溶性的普鲁士蓝,这种不溶性的普鲁士蓝在溶液中不稳定,易产生沉淀。李永绣在中国专利CN102397562A报道了用普鲁士蓝吸附Gd离子的方法制备造影剂,这种靠静电引力物理吸附Gd3+的方法不牢固,使得体内游离出Gd的剂量增加,毒性也随之增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性能稳定、毒性小的纳米磁共振造影材料和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磁共振造影材料,具有以下化学式:A3x[GdyFeIII1-y](4-x)[FeII(CN)6]3·nH2O;

其中,A为Li+,Na+,K+或NH4+,0<x≤1,y=0~1,n=1~16。

一种纳米磁共振造影材料,包括具有以下化学式的内核及包裹所述内核的由辅料构成的外壳:A3x[GdyFeIII1-y](4-x)[FeII(CN)6]3·nH2O;

其中,A为Li+、Na+、K+或NH4+,0<x≤1,y=0~1,n=1~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壳聚糖、右旋糖酐、丙三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酒石酸、淀粉、环糊精、对羟基苯甲酸酯、聚乙烯醇、乳酸及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磁共振造影材料为纳米颗粒,粒径为5nm~3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格锐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格锐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