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筒袋泵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5926.9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年;张丽荣;徐勤惠;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耐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29/22;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62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筒袋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高温流体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筒袋泵。
背景技术
随着石化项目规模的扩大,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工艺参数越来越高,以往装置中泵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有装置的要求。在这些关键泵设备中,对泵设计压力要求越来越高,达到或超过45MPa,比如锅炉给水泵,反应器原料泵等。这些泵的特点:一是流量大,基本上在500~1500m3/h左右;扬程较高,扬程一般在1500~3600m之间;温度高,在260℃~450℃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卧式筒袋泵。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筒袋泵,包括筒体盖、筒体、泵芯、出口法兰、进口法兰、轴承部件一、轴、平衡管和轴承部件二,所述的泵芯套装在轴上,所述泵芯的外部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安装有筒体盖,所述的筒体上安装有出口法兰、进口法兰,所述轴的一侧安装有轴承部件一,另一侧安装有轴承部件二,所述平衡管的一端与筒体盖连接,另一端与筒体连接。
所述的泵芯包括返回段、中段壳体一、导叶、级间过渡段、中段壳体二、吸入口、首级叶轮和叶轮,所述级间过渡段的两侧均安装有中段壳体一、导叶、叶轮,且两侧的中段壳体一、导叶、叶轮反向放置,所述返回段的一侧与筒体盖连接,另一侧与中段壳体一连接,所述中段壳体二的一侧与吸入口连接,另一侧与中段壳体一连接,所述的吸入口安装在筒体的一侧,所述的首级叶轮与叶轮连接,所述的导叶安装在中段壳体一、中段壳体二内,所述级间过渡段的内部安装有节流衬套一,节流衬套一的内部安装有节流套一,所述筒体盖的内部安装有节流衬套二,节流衬套二的内部安装有节流套二。
所述的返回段与中段壳体一通过螺栓一连接。
所述的中段壳体二与吸入口通过螺栓二连接。
所述的级间过渡段与筒体之间安装有O形圈一。
所述的中段壳体二与筒体之间安装有O形圈二。
所述的首级叶轮与叶轮通过卡簧固定。
所述的筒体盖、吸入口上均安装有机械密封。
所述的吸入口与轴承部件一之间、筒体盖与轴承部件二之间均安装有托架。
所述的轴承部件二内安装有滑动轴承。
本发明适用于高转速、高可靠性和高温泵的设计结构,每个叶轮对介质做功,介质的压力逐级升高,并在最后一级达到最高压力,提高了轴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可平衡掉绝大部分轴向力,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滑动轴承 2、筒体盖 3、筒体 4、螺栓一 5、返回段 6、中段壳体一 7、导叶 8、级间过渡段 9、O形圈一 10、出口法兰 11、螺栓二 12、中段壳体二 13、吸入口 14、进口法兰 15、轴承部件一 16、轴 17、机械密封 18、平衡管 19、首级叶轮 20、O形圈二 21、卡簧 22、节流衬套一 23、节流套一 24、叶轮 25、节流套二 26、节流衬套二 27、托架 28、轴承部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筒袋泵,包括筒体盖2、筒体3、泵芯、出口法兰10、进口法兰14、轴承部件一15、轴16、平衡管18和轴承部件二28,所述的泵芯套装在轴16上,所述泵芯的外部安装有筒体3,所述筒体3的一端安装有筒体盖2,所述的筒体3上焊接有出口法兰10、进口法兰14,所述轴16的一侧安装有轴承部件一15,另一侧安装有轴承部件二28,所述的轴承部件二28内安装有滑动轴承1,所述平衡管18的一端与筒体盖2连接,另一端与筒体3连接,平衡管18使得出口端密封端的介质压力仅为进口压力,所述的泵芯包括返回段5、中段壳体一6、导叶7、级间过渡段8、中段壳体二12、吸入口13、首级叶轮19和叶轮24,所述级间过渡段8的两侧均安装有中段壳体一6、导叶7、叶轮24,且两侧的中段壳体一6、导叶7、叶轮24反向放置,因两侧的叶轮24背对背放置,在叶轮24上受到的轴向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即可平衡掉绝大部分轴向力,残余轴向力由强制润滑的滑动轴承1承担,滑动轴承1采用强制润滑的可倾瓦块式结构能够承受高的轴向载荷,适用于高转速下运转,所述的级间过渡段8与筒体3之间安装有O形圈一9,将筒体3内部分隔两个压力不同的区间,使筒体3仅有一区间承受泵内最高压力,而另一区间仅需承受泵内最高压力的一半,所述返回段5的一侧与筒体盖2连接,另一侧与中段壳体一6通过螺栓一4连接,所述中段壳体二12的一侧与吸入口13通过螺栓二11连接,另一侧与中段壳体一6连接,所述的吸入口13安装在筒体3的一侧,所述的中段壳体二12与筒体3之间安装有O形圈二20,所述的首级叶轮19与叶轮24通过卡簧21固定,首级叶轮19为高气蚀性能设计,其余叶轮24采用高效率设计,随着首级叶轮19和叶轮24对介质做功,介质的压力逐级升高,并在最后一级达到最高压力,所述的导叶7安装在中段壳体一6、中段壳体二12内,所述级间过渡段8的内部安装有节流衬套一22,节流衬套一22的内部安装有节流套一23,所述筒体盖2的内部安装有节流衬套二26,节流衬套二26的内部安装有节流套二25,控制各间隙处的泄漏量,所述的筒体盖2、吸入口13上均安装有机械密封17,机械密封17在低的压力下工作有较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所述的吸入口13与轴承部件一15之间、筒体盖2与轴承部件二28之间均安装有托架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耐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耐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载机转向油缸
- 下一篇:一种涡轮增压器渐变气道增效涡轮壳